普通百姓被趕到了北邊。
南邊花果山,北邊沼澤地。
曾仕貴在臨行前就跟林蘇介紹下,北川北邊沼澤地,那是跟昔日海寧江灘一個級別的地兒,但到了地界之后,林蘇還是覺得曾仕貴留了點情面,這地兒,實話實說,真的比不上曾經的海寧江灘。
海寧江灘只要不是洪水季節,地好歹是干的。
這里,地面整個一個大泥坑,但凡有點干的地面,全都搭建了茅草房,茅草房屋前屋外,全是水坑,看得見的水坑還好辦,只要不瞎就能繞,關鍵是那些長點小雜草、看似實地的地兒,下方興許就是沼澤,一個不小心,一腳踏上去,哧熘,人不見影
曾仕貴告訴林蘇這里啊,可能也就一宗好,孩子挺乖的,到處亂竄的孩子們,幾乎全沒了
這冷幽默林蘇表示笑不出來。
前面是一片樹林,那是三十萬居民最主要的聚居點,沼澤區嘛,最大的威脅來自于腳下,長草的地方不保險,但長樹的地方比較保險,大樹都能生長,下方肯定有硬地,于是,居然都聚居到了這樹林里來了,樹林外圍,有限的幾塊地,他們種上了莊稼,連田壟都舍不得留。甚至連路都舍不得留。
他們就在莊稼的間隙間步步走向聚居點。
“這里有多少人”林蘇問。
“這個居民點是最大的,從這山到烏潭,總共住了三萬三千戶,大約十三萬人。”
話說,,,版。
“他們靠什么為生”
“這里沒地,靠莊稼那顯然不行,唯有沼澤中的鱷魚,殺之捕之可賺錢,但這是風險極高的生存方式,村民獵鱷隊,每年都有數千人葬身于鱷口。即便有所得,市價也不高,所得微薄。”
鱷魚所得微薄
這在現代社會是難以理解的,但在這里卻正常得很,沒有人認為鱷魚皮帶比牛皮帶更高端,沒有人背鱷魚皮包,沒有錢包這一說,鱷魚肉,也并不比豬肉經餓
曾仕貴身著官服,極為顯眼,一進村就被人圍上了
“縣令大人來了”
“草民拜見縣令大人”
“大人,你月前親手獵殺的鱷魚肉,老漢沒舍得賣,制成了魚干,就等著大人前來,品嘗品嘗,大人你今日一定得吃這一頓”
林蘇眼睛睜得老大,曾仕貴在這里居然這么受歡迎,受歡迎的原因竟然是他脫下官服,跟著村民一塊兒殺鱷魚
曾仕貴開口了“李致遠大人回來了嗎”
致遠啊他三天前回來后,一直在殺鱷魚,大人你一定想不到,這三天時間殺的鱷魚,足足千條,如果變賣,三千兩銀子開外,大家都說了,一個文心高人,抵得上千名隊員,咱們村幸好出了個李致遠
林蘇無語凝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