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是誰”
新任兵部尚書是盧州知州丁繼業。
是他林蘇大腦中快速解讀出丁繼業的過往生平。
此人原本是個窮酸書生,后來因為跟對了人,一步登天,他跟的人,就是當今陛下,在先皇尚且在位的時候,他在寧王府中任幕僚,一任就是七年,對寧王忠心耿耿,寧王繼位之后,不忘他的情分,一年升幾回,快速將他從一個普通的大儒,提升為二品知州。
陳王托起酒杯道“丁繼業其人,做事向來不擇手段,而且還真的頗有手腕,屢有奇謀,據說當年洛城之盟,其實就是他出的主意,這一奇謀,直接改變了天下格局,如今他任兵部尚書,我擔心他故伎重施。”
“再來一次賣國之盟”林蘇眼睛瞇成一條縫。
陳王道“公然賣國他不敢,陛下也不敢,然而,他們會不會來一個曲線賣國”
“如何曲線賣國”
“比如說,斷絕雁門關糧草,或者撤換雁門關將領,給大隅軍機會,讓他們能夠重新奪回四鎮”
林蘇突然覺得后背發涼。
有沒有這種可能性
自然是有的
很多事情脈絡現在已經清晰了
或者說,在他的串連中已經清晰不管是不是事實
七年前,陛下殺兄奪位,污太子謀反,灘南王大軍陳列江東,天下歸附,陛下跟大隅那邊達成協議,請大隅入關,給大蒼制造滅國之危機,以此為理由,讓百名大儒勸灘南王收兵。
灘南王基于國家大義,收了兵。
陛下順利坐穩天下,為回報大隅入侵的“大恩”,簽訂洛城之盟,將北方四鎮割讓給大隅。
當日林蘇問過曲文東一句話洛城之盟,大隅得了好處,但只有它拿了好處嗎誰的好處更大呢
這句話,當時曲文東不敢回答。
現在,林蘇敢回答
洛城之盟,大隅得了四鎮,陛下得了大蒼四十州,誰的好處更大
如今,洛城之盟在林蘇一首傳世青詩之下已經事實性廢了。
大隅那邊豈肯干休
而陛下也在其后派出特使出使大隅,為此事周旋,一直沒能取得談判進展。
林蘇幾乎可以肯定,那邊之人對陛下施加了極大的壓力你敢不還我四鎮,我就將當年的交易公之天下
陛下一定會后背冒汗。
在這種情況下,陛下完全可能曲線賣國
我身為皇帝,我不可能直接將四鎮給你,但是,咱們變通變通,你來攻啊,我這邊給邊關將領使點絆子,讓你順利地重新奪回去不就完事了
有沒有這種無恥的皇帝呢
當今陛下就是
有沒有這種思路呢
當年丁繼業能夠想出那么爛屁y的計策,如今他主管兵事,什么事情干不出來
“王爺,但愿你的預感不會成為現實”林蘇長長吐出口氣,沒有說下去。
陳王長長嘆息“但愿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來,再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