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出列,虛空三拜,拜天拜地拜列位先祖……
這是仙朝大禮。
但凡以此禮示人,就表明他要說的話,是基于天地正途之大道之言。
仙皇也緩緩站起。
蔡倫第四拜,拜的是仙皇:“陛下,老臣今日所奏之言,罪大惡極,但卻是出自肺腑,陛下若是怪罪,請誅老臣一人,還望赦免老臣全家。”
仙皇瞳孔微微收縮:“大司空,是要寡人答應這逆子之求,是否?”
“是!”
全場鴉雀無聲。
“何種道理,說來一聽!”仙皇冷冷道。
大司空道:“陛下與周王紀約,本是骨肉相連,陛下的千秋偉業,傳與親子,亦是仙朝正統,此時傳位于他,東域仙朝避免一場戰亂,千億子民得以保全,陛下可為太上皇,親情得以延續,周王紀約承以大統,得異族之擁戴,得東域千億子民之擁戴,豈非空前盛況?是故,老臣以為:陛下不妨應下,以全仙朝千億子民之望,以全歷代先皇之遺愿也。”
他跪地而叩首,蒼白的額頭,血跡隱隱。
仙皇立于皇座之旁,胸口輕輕起伏。
滿殿大臣鴉雀無聲,但是,眼神在悄悄交流。
這位大司空,三朝元老。
他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賢臣。
何謂賢臣?
站位仙朝,站位百姓,而不顧自身安危。
這個時候站將出來,將這層最忌諱的窗戶紙直接捅破,帶著幾許悲壯,卻也有幾許說服力。
所謂皇位,父傳于子,天經地義也。
這時候傳,跟仙皇百年之后再傳,有何本質區別?
全都是你紀氏江山。
這時候傳,好處多多,大戰直接就沒了,無非是提前將皇位傳給兒子,你這做父親的從此當一個太上皇,不好嗎?
一時之間,滿殿大臣都有幾分心動。
他們真的并不太在乎誰當這個皇帝,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皇位爭端,他們還可以繼續為官,還別說,這似乎是當前最好的解決方案。
突然,一個聲音傳來:“糊涂!”
聲音清冷,響徹大殿。
眾官霍然抬頭,就看到一條人影穿過大殿,來到仙皇面前。
此人,帝師南宮名仁!
南宮名仁一步到了大司空面前,冷冷地盯著他:“逼陛下退位,讓周王登基,看似是正常的皇位更迭,但各位可看到其本質?”
大司空緩緩抬頭:“何種本質?”
南宮名仁道:“本質就是:周王紀約,乃是紫氣文朝以及三十四異族手中的提線木偶!陛下一旦禪位,繼位的看似周王紀約,看似東域仙朝依然還是紀氏江山,其實,等同于將東域仙朝和盤托出,送上紫氣文朝的餐桌!”
眾人心頭一凜。
這話……
“正是如此!”又一人飄然而來,卻是謝東。
謝東面向仙皇微微一鞠躬:“老臣贊同帝師之言,周王紀約何德何能掀起如此驚濤駭浪?他只不過是紫氣文朝、西河異族手中的一塊招牌而已,禪位之策,看似合理,其實卻是將東域仙朝拱手送給敵人!大司空往日為人老臣也是知道的,獻計此策,該當并非包藏禍心,只是未能看破時局,一時糊涂所致。”
南宮名仁,謝東,這都是陛下的近臣。
南宮擅謀,謝東擅斷,他們是東域仙朝壓艙之石。
此刻,二人聯袂而至,同時否決大司空的提議。
眾臣心頭大浪翻滾,如果只是單純的為反而反,他們或許還會朝陛下立場上想一想,覺得這有可能是陛下在授意兩位近臣出來,代陛下否決。
但是,他們所擺的理由,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周王紀約,只不過是一個往日都不曾出過仙都的皇子,有多大能量一統東域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