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俞聞言,更是感嘆“薄公子真是深明大義,可惜”
薄公子則說“不必可惜,張老板請放心,文明是大勢所趨,順者昌逆者王。地區傳統也好,偶爾上位的玉主也罷,都不該也不能阻擋文明的進步。總之,我很期待以后能在文明的石街與張老板合作。”
而后,薄公子四下張望了一番,好奇問道“張老板每次吃飯都選這家小館,可是有什么講究”
張俞說道“說實話,我不喜歡這間館子,老板是個特別各色的人,幾個打工的也都不知好歹但這家店的手藝獨步石街。所以我會經常強逼著自己來,生意人嘛,只需要認好壞,認盈虧,其余的就算捏著鼻子也要忍下去。我是經常對自己,也對孩子這么說的。在石街,生意便是要這么做。”
薄公子點了點頭。
張俞又說“其次則是一點個人怪癖。你看,每次我單獨出門在外,都會戴這頂青帽,帽上青玉附有一道迷蒙障,可在身周三米內布障,令障外的無關之人,只將我們當作普通路人,我們的談話也當作雜音”
薄公子又點點頭“對,上京閣只為三清級客戶專屬定制的青帽,功效簡單,卻很適合大人物于市井間行走的場景。若非有這頂青帽,我也不敢答應和你在這里吃飯聊天。”
張俞笑了笑,說道“每次與別人在這種喧囂吵鬧的小館子里,暢快地吃飯,放肆地說話,而周圍的人卻對這一切懵然無知,我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貨真價實的石街玉主。我出身石街,發家于石街,這是改變不了的現實。就算有朝一日,我真的站到你們上城區的舞臺,臺下的人肯定還是會嘲笑我的石街口音,說我沐猴而冠。”
薄公子也笑了笑,并不否認。
“但這樣也好,人是不能忘本的,而我對自己的本,非常滿意。”說著,這位身家可在茸城排到前二十的石街首富,向著面前年輕的公子微微低下了頭。
薄公子沒有領受,他站起身,拱手還禮,而后說道“張老板的禮我受不起,但張老板的態度,我可以代表金瀾塢說一聲謝謝。那么之后的事,張老板可以敬候佳音,你為石街所做的努力,是不會被辜負的。”
張俞聞言卻是大喜“有金瀾塢相助,莪就放心了對了薄公子,關于定荒一事”
薄公子臉上的笑意卻在頃刻間凝固,他將食指放在嘴唇上,而后說道“有些事,非處于規制區域內,是不能討論的。”
張俞有些不解,扶了扶自己的青帽“這里姑且算我的主場,沒有人能聽到咱們的談話。”
“我知道,說難聽些,就算信不過張老板,我也不可能質疑上京閣的工藝水平,上京迷蒙障,就連青萍司的青衣都看不破,這其實已經有些不合律法了。但總之規矩就是規矩,我可不敢在這種事上犯錯誤。”
張俞有些失落“說的也是,說的也是,有些事情該知道的時候自然會知道。”
“沒錯,該知道的時候自然會知道,而那一天應該不遠了,張老板。”
說完,薄公子便率先起身,而直至他的背影融于石街的人潮之中,桌上的飯菜都沒有動上一口。
張俞卻是認認真真地將兩人份的飯菜都吃得盤干碗凈,才招呼店員結賬。
“您好,共310靈葉。”
張俞取出一只翠竹,在桌上點出310枚靈葉,沉吟了一下,又追加了10枚靈葉當作賞錢,才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而穿著店員衣服的王洛,認真收起靈葉后,不由失笑。
他可沒有用任何障法,始終是以真面目示人的,可兩位心不在焉的食客卻完全沒發現,給他們端茶送菜的打工人,正是石街小有名氣的南鄉新人王洛。
當然,也可能是對于這兩位大人物來說,區區南鄉新人根本不配入法眼。所以在討論石玥如何上位時,他們居然提都沒提起過少女還有個慈父般的上司。更沒注意吃飯聊天時,慈父就近在咫尺。
可見,無論什么閣的仙障工藝,都不如盲目無知更能遮蔽人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