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張元林怎么都想不到自己就截胡了個秦淮茹,卻把整個大院搞的家家戶戶閉門不出,彷佛是在密謀什么大事一般。
明明是公休rb應該熱鬧非凡的大院此時只有一些小屁孩成群結隊的嬉戲玩鬧。
至于其他人,則是各有想法,根本沒心思出來瞎熘達。
十六七歲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們看到秦淮茹,心里一下子就有了未來媳婦的長相模板。
比如閻解成,劉光齊和許大茂。
而已經成年到了結婚年齡的,則是在家吵著就要按秦淮茹這樣的娶,別的都不要。
尤其是一開始出言嘲諷張元林條件不行,肯定要打光棍的那群人,他們都不好意思找一個比秦淮茹差的,那樣在張元林面前根本抬不起頭啊
那傻柱便是首當其沖,至于賈東旭,因為沒和秦淮茹相成,已經傷心到離家出走,這就更別提了。
最后,是各家的大人們。
他們被張元林不掏一分錢娶媳婦的結果表示深深的震撼,并試圖追隨他的腳步。
不知不覺間,張元林就娶個媳婦的事兒,卻讓整個大院都卷了起來。
于是,張元林就成了院里所有人對比的標桿。
從一開始的嫉妒,羨慕,佩服到后來的不服,攀比和模彷。
而眾人心態之所以發生變化,歸根結底,還是不愿意被一個普普通通的張元林給比下去。
這人吶,總是見不得別人好。
尤其是親戚朋友鄰居這三類走的最近的人
但同樣的,因為這事兒,張元林也從一個低調到被人不放在眼里,也沒啥存在感的普通住戶搖身一變成了大院里的焦點人物。
說實話,這與張元林保持低調的初衷背道而馳。
可張元林也得結婚過日子吧,穿越重活一世,你讓我當光棍
鬧呢
低調是計劃需要,結婚是個人需求,我是來過好日子,走上人生巔峰的,可不是來吃苦的
所以,娶來這么好的媳婦沒毛病,是大院里的人見不得別人好,一個個的都是眼紅狗。
張元林是不怕的,我過我的舒坦日子,你們愛咋比咋比,只是你們要明白一個道理。
人不行,別怪路不平
別到時候心里不平衡,又來搞事情。
真要這樣,一個個等著瞧吧,像賈東旭和一大爺這樣的,不過是開胃菜而已
話說,大院里也不是誰都嫉妒,惱火和郁悶的。
住后院的聾老太太就沒想那么多,事情結束后,老太太回家坐了會兒,覺得犯困就悠哉悠哉的睡午覺去了。
她可沒有因為剛才的事兒感到絲毫的不適,甚至還很滿意自己的表現。
被懟的是易中海,被質疑的是三位大爺,被針對的是賈家,管她聾老太太什么事
到最后還不是她這位大院最德高望重的老太太出面,把事兒給擺平,做了個了結
再說張元林截胡的是賈東旭的相親對象,又不是傻柱的。
反正聾老太太沒掏錢,沒丟臉,也沒吃虧,也不需要去和張元林攀比,她還是大院老祖宗,她管個錘子,睡午覺先
與此同時。
張元林已經和秦淮茹挽著手,領好證從民政局里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