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元林想著日后要改善家里的飲食習慣時,大院里的父母和孩子們此時都不澹定了。
尤其是把賈東旭送回家,然后趁機跑路的許大茂和傻柱。
他們本以為自己走了,易中海他們就只能逮著張元林薅,不管多少,反正張元林是跑不掉的。
許大茂和傻柱嫉妒張元林能娶上那么漂亮的媳婦,心里一直都不平衡,就想看張元林倒霉的樣子。
誰知自家父母回來以后,對著他們倆就是一頓數落。
然后全院的長輩們都對自家孩子說出了同樣的一句話。
“你們看看人家張元林”
這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比較出來的。
比如大家都是吃飯,本來想著管飽就行,結果一看,別人鮑魚海參,你只有饅頭稀飯,這還吃的舒服嗎
再比如都是差不多年紀的人,別人家的孩子頭腦清晰,能說會道,結果自己家的家孩子見勢不妙只會熘掉,簡直啥也不是,這多少心里不太舒坦了。
最關鍵的是,張元林作為別人家的孩子還只是一個人生活,都沒有父母在身邊管教的。
再想想自己家里,有爹有娘,可教出來的孩子根本就不如張元林
別人自個兒把媳婦娶了,一分錢沒花,后來還想出了一個大家都沒想到的好辦法,把人給找了回來,現在又當眾把差點引發大亂斗的麻煩事給解決了,皆大歡喜。
這一件一件的事情比下來,做父母的心里都不太高興。
別人家的孩子多優秀啊,怎么自己家里的就不行呢
總之,沒人承認是自己教的不好。
同樣的,父母天生有比較孩子的習慣,孩子們也有反駁父母,想方設法鉆牛角尖的天性。
你們怪我不行,那怎么不說張元林的家庭成員給他創造的條件并不差呢
張元林的爺爺是烈士,能給張元林帶來一些福利補貼和特殊待遇。
然后張元林的奶奶一直都十分疼愛張元林,什么好的都留給他。
再有張元林的父母會經常性的會寄來一些錢,雖然不知道有多少錢吧,可這筆錢足夠張元林一個人把日子過下去。
之后還有街道的領導時不時的上門噓寒問暖,也不清楚是因為爺爺是烈士,還是張元林父母和街道給了好處,打了招呼。
總之,都是住一個院的,有些東西就算張元林不說,只要有一點兒風聲透露出來,大家很快就會知曉。
當然了,有些東西張元林不在意,被知道了也無妨,但有些秘密張元林必須嚴防死守,比如自己心里對父母的身份猜測,比如他們留給自己的那些房產。
好在知曉這些秘密的領導很重視,并沒有無端透漏給任何人,要不然啊,張元林早就低調不下去了。
反正家里的長輩在教訓批評,說自家孩子不如張元林,下面的晚輩也有理由反駁,說張元林享受到了我們都享受不到的待遇,所以才會有這么大的差距。
到最后,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心里都是一樣的想法。
唉,這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這么大呢
后院,許家。
一家三口桌上吃飯,許父把后面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接著許父許母就在感慨張元林的好,這讓許大茂心里很不舒服。
“爸,媽,你們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張元林比我大四歲呢,也工作了四年,懂的東西肯定比我多啊”
“再說了,人家爺爺什么身份,人家奶奶和爹媽又多照顧他,你們甭說張元林一個人怎么怎么樣,他可比我過的舒服”
見兒子發火,許父許母對視了一眼,后者干咳了兩聲,說道
“大茂啊,你是得多向張元林學著點,要是你也有這樣的口才,保準你能娶到秦淮茹這么好的媳婦。”
許父跟著補充道
“對,不僅能娶到這么漂亮的媳婦,而且對方家里肯定很有錢,可不是這樣的農村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