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以張元林這兩年的積累,不論干啥事兒都是有一定底氣的。
再加上有靜止世界這個外掛兜底,別說是正常的個人表現了,就是來打仗也不帶怕的。
真要不行了,直接具現科技與狠活,來個跨時代打擊。
總之,外掛在手,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張元林總是能保持絕對的澹定。
但畢竟是不一樣的時代,貿然使用外掛只會讓事情變得無趣,也會破壞自己的行動計劃。
張元林重活一世,想的是好好的享受新人生,體驗新生活,而不是搞點幺蛾子,莫名其妙成為世界的敵人。
所以,在解決麻煩和問題的同時,張元林得隨時提防著不要露出馬腳。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張元林穿越過來的這兩年,主動靠近的只有商人,有錢人,有名氣的人。
但是從來不去靠近什么領導,有權人,或是有能量去左右誰人生的人。
總體來說,錢比權更好把控,也更安全。
和有錢人相處,不管大家怎么相處,也不管彼此關系如何,反正能用錢解決的,那都不叫事兒,無非就是誰吃點小虧的區別,沒什么大不了。
但是和有權的人相處,那就不得不小心一些了,遇到還不錯的,總是有原則的,那沒什么,反正大家都遵紀守法,安全得很。
可如果是遇到一些心思不正的人,那你能力越大,就越容易被利用,而且你想跑都不行,他還指望著拿你當槍使,怎么可能輕易放過你
倘若真的遇到了這樣的事兒,張元林光是想想都覺得頭疼。
所以,張元林想的是過來隨便畫一畫,敷衍過去就行。
畢竟對方大小是個部長,而且還是宣傳部的,平時到處跑動,人脈關系肯定很廣,這個面子多少得給。
可這才一見面,感受到對方那股子熱情勁兒,張元林就暗道不好,感覺這事兒不會簡單。
越簡單的事兒越好演戲,越難辦的事兒就越難忽悠。
但來都來了,根本沒辦法臨時跑路。
那咋辦,只得硬著頭皮上了唄
反正無論是和誰打交道,原則是不能變的,那就是先了解一下對方的為人,然后再做決定。
真要說壞人,群眾里有,領導里肯定也有,不過得看人。
且不去深入分析太多方面,就從最清晰明了的表面去看,在原劇里,李懷德就是壞人典范,大領導就是好人典型。
一個是不論對方人品好壞,能為自己所用就可以,并且眼里只有個人利益。
另一個是深明大義,憂國憂民,且懂得欣賞,愛惜人才,并把個人利益放在大義之后。
這兩人都是領導,但是品德和行為都差之千里,當然他們二人的身份地位也相差甚遠,最終的結局也不盡相同。
總之,和掌權的人相處,里頭的水可比和有錢人相處深多了。
如果對方人品還不錯,張元林愿意給面子,去幫忙把事情辦好。
可要是遇到像李主任那樣的,張元林就只能敬而遠之了。
和陳部長打過招呼后,張元林假裝不知道自己來做什么,就是想讓對方主動一些,自己聽令做事。
你說,我要覺得可以,就做,不可以,那就拜拜了您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