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板娘就這么干了,她不僅這么想,而且將來真的會這么做,不為別的,只因為對方是張元林小兩口。
張元林點著頭,心想這老板娘能處,是真心把自己和秦淮茹當成自己人來看待了。
但張元林沒答應,因為未來的事兒他心里比誰都清楚,還開店呢,再過兩年搞大集體,所有的都要往公有化靠攏。
什么合作社,集體社,公私合營,一個都沒得跑,還開啥店吶,所有的老板都被迫變成了投資人,只得等著分紅拿錢,哪里還有經營權和決定權。
到時候店開的是好是壞,都由那些下派來的領導做決定,要是整好了也就算了,至少每年都能拿點錢,要是沒整好,直接涼涼,你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張元林沒答應,而是隨便回應了兩句。
“老板娘豪氣啊,開一家店的錢可不少呢,不過我覺得淮如她還有很多東西沒學好,而且她這個性格不一定適合當掌柜,還是先用心學著吧。”
你的好意咱心領了,但是咱不需要,也不敢要啊
老板娘哪里知道張元林能知曉未來的歷史發展,更想不到張元林拒絕的原因,只是單純的認為張元林不太好意思。
“哎喲,張師傅還跟我客氣呢,行了,這事兒說的確實太早,先等你的小媳婦把我的本事都學了去再說吧,不然技術不到位,位置再好的店也是開不下去的。”
眼看著自家小媳婦在這里過的確實還不錯,張元林也就放心了。
然后與老板娘還有秦淮茹告別,張元林騎上自行車,按照趙管家給的位置騎去。
地址離軋鋼廠也不算太遠,但那是相對于小汽車而言的。
如果是騎自行車的話,最少得二十多分鐘,這還是張元林體力好,不然時間會更長。
趙管家說的是邀請張元林到婁家吃午飯,但張元林不可能真的就去蹭飯吃的,可又不好去太早,指不定別人一大早還在忙活工作上的事兒。
所以,折中一下,到九點半左右登門拜訪是最合適的。
而且張元林還在路上找機會具現出了自己的修理包,準備一起帶上門。
修東西是自己的基本人設,這個是絕對不能丟的,因為這也是自己修理工身份的標志性物件兒。
“唉,沒導航是真麻煩,還得一路問過來,不過這樣也好解釋我為啥九點半左右到訪。”
張元林知道大概的街道在哪個方向,但是具體從哪個胡同穿過去,還得多走多問。
好在張元林方位感好,問了兩三個人就找到了婁家。
這并非是一座四合院,而是一座三層的樓房,占地約莫三百平米,一整棟都是婁家的。
有后院兒花園,但是沒有前院,只有一條玄關長廊,直通一樓會客廳。
像這樣的格局,已經具有現代化的風格了,這就說明婁家人是見過世面的,而非一輩子只在這老街舊巷里呆著。
要不然隨便逮著一個路人問,他們肯定會說,這除了四合院,還能住啥地兒啊,就那王府皇宮,不也是這樣的格局么
張元林停好自行車,就敲響了房門,然后才注意到門口還有個電鈴。
“嗨,這可是婁半城家啊,敲門誰能聽見”
搖搖頭,張元林按下電鈴,沒過太久,就聽到有腳步聲由遠及近,匆匆而來。
大門打開,是老面孔,趙管家。
“嘿喲,是張先生來了,這邊請”
這趙管家也是見過世面的,什么人都見過,好的壞的,有錢的沒錢的,有權的沒權的,什么樣的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