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不樂意,他們懶得的費勁,易中海沒辦法,承諾按照他說的去做,下次再多給點棒子面和大米。
這就是易中海早期籠絡人心最直接的手段,不是捐款就是送東西,簡單粗暴,當場有效,至于能管多久,持續多長時間,那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人心隔肚皮,易中海也看不明白,反正下次要干什么了,就再拿錢送東西唄,作為全院收入最高的人,家里又沒有老人孩子要養,易中海的確有這個底氣。
就這樣,賈家勉強妥協了,這不要錢的東西,誰會拒絕呢
因此,他們的這一個決定,又讓聾老太太在大院門口多站了將近半個小時。
雙方都出現在彼此的視野里,易中海率先反應過來,提醒賈家母子注意情緒和態度,該哭的哭,該惱火的惱火,別漏了餡兒。
然后,在聾老太太的注視下,三人靠近大院,但神態各不相同。
賈東旭低著頭,撇著嘴,像是受了什么委屈一般,賈張氏在邊上說教,易中海則是勸說著什么。
乍一看,這是很正常的畫面,兒子生氣離家出走,母親教育,管事大爺在邊上勸著,這樣的事情哪個院子都能看到,并不稀奇。
但聾老太太還是察覺到了問題所在,賈東旭什么時候會委屈這么久了,說他記恨人這么久能信,委屈這么久,可能嗎
還有賈張氏什么時候教育過孩子了,關起門來說的那些話不管,那沒人聽到過,反正在聾老太太的記憶里,這二十多年來,賈東旭不管犯了什么事兒,賈東旭第一個先去找對方的麻煩,然后再找易中海,最后才找賈東旭,而且還不是教育的話。
所以,賈家母子這樣的表現就是有問題,那易中海的勸說也就變得異常古怪了。
很快,三人來到了聾老太太的面前,賈家母子簡單打了聲招呼就進門了,易中海好奇聾老太太為啥會在門口站著,但他沒心思問,因為肚子餓了,得先吃飯。
“老太太,還沒吃飯吧我那媳婦也真是,嗨,我不說,她就不知道照顧好你,回頭我一定說她”
但聾老太太搖頭說道
“你媳婦已經做好了飯,也叫過我,但是我沒去。”
有一說一,聾老太太能對易中海這么好,其實一大媽也有一定的功勞。
因為一大媽很會照顧人,也很耐心,很細心,聾老太太的年紀越來越大,又沒家人在身邊,早晚需要一個能照顧自己,替自己養老的人,一大媽這樣的就正合適。
易中海一愣,不明白聾老太太為什么不去吃飯。
“哦,我懂了,您是在等我吧那行,我現在回來了,咱們一起去吃飯吧”
“還有啊,我一個人找到賈東旭不容易,您得幫著宣傳一下,興許這樣能挽回一下我的威信。”
“對了,二大爺和三大爺呢,他們回來沒有,我覺得他們兩個肯定在偷懶,這也得找機會批評一下”
說是批評,其實就是打壓的意思,畢竟易中海今天的表現很不好,惹了民憤,正所謂此消彼長,易中海口碑下滑了,相對的劉海中和閻埠貴的威信就上去了。
這是易中海不愿看到的結果,所以路上一直在想怎么解決或者阻止這件事情繼續惡化下去,最后易中海能想到的就是靠聾老太太宣傳自己獨自找到賈東旭的功勞,再批評劉海中和閻埠貴消極怠工,根本沒有認真去找,打壓一下他們。
但聾老太太只想問清楚自己心中的疑惑,搖頭說道
“一大爺,這事兒不用我宣傳,大院里的人都能看見,因為在你回來的十五分鐘前,二大爺和三大爺就先后回來了。”
易中海聽到后,心中一喜,但表面上卻故作憤怒的說道
“嘿我說這兩人也太不靠譜了吧,本來人就少,還躲懶不認真,簡直是拿人命開玩笑”
“我半個小時跑了十幾條街,他們兩個出去十幾分鐘就回來了,怕是一滴汗都沒出吧,不知道上哪兒熘達去了”
作為被聾老太太一手提拔上位的人,易中海也很關心怎么才能在聾老太太面前認真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