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工程師的水平的確不一樣,說的話非常專業,但是在張元林看來,這有點華而不實。
專業的人有很多,但面對這些沒見過的新玩意兒,靠原本的專業去分析,其實沒多大意義。
想找對機會最大的選擇,得從本質上去分析。
在六個工程師們輪流發表完個人的見解后,終于輪到了張元林。
感受到六人依舊輕視的目光,張元林不慌不忙的伸手指了兩臺看起來結構相對簡單,且沒啥亮點的設備。
看到這一幕,六名工程師眼里的鄙夷更重了。
但楊廠長很有耐心的讓張元林解釋原因,后者一臉微笑的說道
“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太復雜的咱們看不懂,不如先從最容易下手的開始。”
“咱們不應該好高騖遠,想著一下子就進行技術革新,而是應該穩扎穩打,一步步的提升。”
“剛才逛了一圈,我發現就這兩臺機器的結構看起來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可能其中的一點差異就是我們需要琢磨很久的東西。”
“當然了,我會選擇這兩臺設備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只認識這兩天設備的基本構造,也只會拆這兩臺設備。”
“好了,我該說的說完了,反正不管怎么投票,我只選這兩臺。”
這一次,六個工程師們都沉默了。
雖然張元林的想法很簡單粗暴甚至有些低級,但聽起來是有些道理的。
他們之所以抱怨,是因為他們野心大,想立大功,有點看不上小收獲。
畢竟他們是第三軋鋼廠的工程師,在行業內都是有頭有臉的,當然要抬頭向上看,怎么能只看腳下呢
楊廠長觀察著眾人的神情變化,心里大概有數了。
張元林雖然年輕不是特別專業,甚至復雜一點的設備都認不出來,但是張元林目標明確,穩扎穩打,感覺可以相信他一回。
第三軋鋼廠肯定也渴望得到大榮譽,但更害怕出丑,交不出報告。
不得不說,張元林演對了方向,這讓他與六名野心勃勃,卻又無從下手,心里一點底都沒有的工程師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無知者無畏,但有時候也能給人帶來驚喜
就比如現在,六個人都給出不同的答桉,而且判斷的過程十分模湖,沒人有絕對的底氣去做選擇。
但張元林開口就直指目標,且不容更改,反倒是給了楊廠長一劑定心丸。
“好了,再重新做選擇吧,你們七個人給出不同的選擇,但咱們只能選一個。”
“這樣,我也加入進來和你們一起選,那我先來吧,我選張元林”
六名工程師聽完一愣,心想你都這么說了,那還選啥呀
他們六人各有想法,意見不統一,現在楊廠長站張元林,加上張元林他自己直接兩票獲勝了,其他人根本沒得玩。
最關鍵的是,現場沒人能像張元林那么果斷,他們都擔心自己沒選好。
就這樣,張元林靠著他營造出來的那股子莽勁成功拿下了目標設備。
見沒人再提出反對意見,楊廠長也不猶豫,直接拿來表格,當場簽字完成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