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技術的進步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的嘗試,可這還沒確定的事情這么著急的說出來,多少有些不符合身份。
搞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嚴謹,猜想和實驗是必須有的過程,這個沒得說,但沒有得到證實和確定的東西上來就大張旗鼓的介紹,這就不是一個工程師應該做出來的事兒。
楊廠長的水平不到位,也被忽悠了,他先是笑著對這六名工程師表示夸贊和鼓勵,隨后轉頭看向張元林,說道
“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張元林,也該你了。”
張元林點點頭,繼續無視那六名工程師投來的譏諷眼神,然后撓著頭,努力做出一副為難的表情,回答道
“楊廠長,實不相瞞,昨晚我回去準備了很久,然后就發現自己沒法兒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我的理論知識不太行,剛才又聽了各位前輩的發言,心里就更沒底氣了。”
這話一說,引起了不少人的笑聲,尤其是那六名工程師,他們笑的最大聲,但又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張元林知道,他們肯定是想出言嘲諷自己,可楊廠長和一眾領導在場,他們不好這么做。
不過現場的領導都是軋鋼廠的高層,他們都認識張元林,也知道張元林很有本事,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張元林的背后是大股東婁半城對他的重視。
所以,甭管張元林表現的有多滑稽可笑,這些領導們都是表情嚴肅認真,因為沒人敢笑。
在軋鋼廠他們都是有面子有話語權的,可是在大股東婁半城的面前,他們還是得低頭,得賠笑,得說些能讓婁半城高興的話。
因此,礙于婁半城的威懾,領導們沒人笑,很快,發出笑聲的工程師們察覺到不對勁,趕緊閉嘴,一下子那六名工程師成了全廠最醒目的人。
楊廠長看了他們一眼,讓他們紛紛閉嘴,如果不是這六人說了一些名堂出來,非得好好的批評他們一頓不可。
隨后楊廠長重新看向張元林,語氣溫和的說道
“沒事的,我們研究這些洋貨的目的就是學習和進步,又不是在搞緊急生產,不容許有半點錯誤,總之你放心大膽的說,有啥說啥,千萬別有心理負擔。”
別說張元林的修理本事為軋鋼廠節約了不少的開支,就說張元林背后有婁半城撐腰,楊廠長就不好對張元林太嚴肅苛刻。
張元林已經演的差不多了,也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局面,便沒有繼續耽擱,而是走向自己的工具包,不緊不慢的拿出了自己絞盡腦汁才做爛的木質模型。
“楊廠長,我知道自己說不好,所以連夜做了個模型出來,我可以用這個模型一邊做演示,一邊解釋。”
說著,張元林把木質模型放到了一張桌子上,周圍的人見狀,紛紛圍過來,把張元林連帶桌子和木質模型一起圍在了正中央。
現場的工程師二十來個,領導團隊七人,一個三十人左右,全都圍在這里,想要看一看張元林做的模型有何奇特的地方。
楊廠長是現場地位最高的,所以名正言順,理所當然的站在張元林身邊,享受最佳視角。
然后那六名工程師最早參與此次研究項目的,也許年紀在所有的工程師當中不是最大,可他們在這次的項目里有一定的話語權,尤其是他們最先研究出了些許皮毛,所以也有理由站在可以零距離看清模型的位置。
至于其他人,那就是各憑本事了,個子高的踮起腳就是,但個子矮的沒辦法了,他們只得四處找個高的地方看,或者拉來凳子墊高自己。
就這樣,所有人都看到了張元林做的丑八怪。
楊廠長看了許久,臉色有些古怪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