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跟著張元林相處久了,心態也變得越發的強大和穩健,以往是自己被針對,張元林站在身邊維護她,穩住局面。
現在張元林處于風口浪尖,秦淮茹肯定不能再和以前一樣驚慌失措,她得獨立起來,努力學習張元林的優秀和處變不驚
就這樣,忐忑不安的一大媽和神情自若的秦淮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個時候但凡有人留心觀察到了秦淮茹的神態平穩毫無波瀾,再動腦子想一想,就能猜到張元林肯定是有辦法應對的,不然憑什么夫妻兩個面對這種情況都如此澹定
可惜,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張元林的身上。
當然張元林也看到了幾道不友好的視線,比如幸災樂禍的許家,咬牙切齒的賈家,還有表面嚴肅,實則想借機敲打他的三位大爺。
不過張元林只從易中海和劉海中的眼神里看到了強烈的針對意圖,至于閻埠貴,他的氣勢就很一般了,估摸著他是被強行拉來湊數的。
有一說一,閻埠貴算計的本事是真可以,但其他方面就差多了。
這人也只適合算計一些蠅頭小利,辦事兒方面和另外兩位大爺差了不止一點半點。
所以在張元林的心里,閻埠貴就是最沒有威脅的一個,說是三大爺,實則就是來湊數的,張元林想辦法處理易中海和劉海中,順帶著就能把閻埠貴也給對付過去。
不是張元林瞧不起人,還是閻埠貴個人的水平問題,你人菜不能怪我不用全力啊
當然了,這么熱鬧的場面,聾老太太也是到了現場的,只不過她選擇呆在角落,和吃瓜群眾一樣好奇張望著,看起來真是來看熱鬧的,而不是來幫襯易中海。
就這樣,張元林沒說話,沒吱聲,這讓易中海誤認為他的聲先奪人是有效果的。
之后更是當眾表示這就當是開辦全院大會了,重點就是批評張元林的伺機報復,破壞鄰里和睦關系的錯誤行為。
“來吧,二大爺,你先起個頭”
雖然沒有搬出八仙桌,也沒有座位,大家全都站著,但易中海沒忘記基本流程,讓老二劉海中搞開場。
其實這原本只是易中海一個人的事兒,但易中海怕自己一個人搞不定張元林,覺得還是人多一點比較合適,就硬是把劉海中和閻埠貴給忽悠了過來。
叫劉海中過來很容易,劉海中作為后院的管事大爺,除了聾老太太不能管,其他的人按理說都應該對劉海中保持一定的尊重,但張元林就不一樣了,他不僅沒有尊重,甚至還不把劉海中的話放在心上,這讓劉海中非常不滿。
所以,一聽要搞事情針對張元林,劉海中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張元林要是知道劉海中是這么想的,只會回應這么一句。
“就你那咄咄逼人,成天擺架子的態度,別說現在我不尊重你,就是以后你入土了我也不會尊重你啊”
至于閻埠貴這邊,易中海還真是動了些腦子才把他給拉過來的。
一開始閻埠貴不想來,易中海就好言相勸,再不行直接上道德綁架,最后整的閻埠貴沒辦法了,只得過來。
閻埠貴能有什么小心思啊,他只想占人便宜,算計些蠅頭小利,除了這事兒,還真沒啥能讓他感興趣的。
很快,劉海中言簡意賅的做了個開場,其實這個步驟沒有都行,大家圍過來看了這么久的熱鬧,在張元林回來之前,易中海早就把情況說明白了。
大概就是張元林故意針對賈家,伺機報復賈東旭對張元林的無視和冷漠態度,高價收了工錢不說,還不幫忙安裝成品,之后更是做毀了尺寸,把窗戶都給擋死了,根本不透光。
劉海中沒有半句添油加醋,基本上易中海怎么說的,他就怎么闡述,無非就是字里行間帶了些官腔進去,讓人聽的有些不太舒服,把一個全院大會搞的跟個中央會議似的,現場的人都是普通小老百姓,全都被劉海中刻意學來的官腔整的不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