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易中海真的自己在想辦法修改養殖小屋的尺寸,張元林忍不住笑了起來。
“嘿,一大爺可真是好樣的,說要自己弄真就動手了”
一大媽撇著嘴說道
“那還不是瞎折騰么,我可不覺得他能把這事兒辦好。”
張元林笑呵呵的說道
“這事兒可說不準吶,沒準就弄成了呢”
隨口應付了一大媽兩句,張元林就沒再多關注,他知道一大媽過來傳遞這個消息是想聽到一些對易中海不利的回答。
比如張元林說易中海肯定會辦砸,再比如易中海這是在瞎搞等等,這說明一大媽對易中海的怒氣還沒有消。
一大媽和易中海是夫妻關系,她可以說易中海的不是,可以詛咒易中海出事,當然也可以取笑易中海做的不好的事情。
但自己不能跟著應和,更不能在聽到易中海不好的時候跟著笑話對方,這樣不好,因為這么做會顯得太小心眼,也多少有點小人得志的感覺。
張元林可是很在乎個人口碑的,這就得從日常的行為舉止中注意這些事情,不然以后到了外面很容易因為一個習慣性的舉動給人留下很差的印象。
好在一大媽是有事兒做的人,她得跟著秦淮茹進一步的學習工作上的細則和要求,為下個禮拜一起去上班做準備。
所以這事兒沒說幾句就結束了,正好張元林在忙著研究模型,也確實沒啥時間和一大媽閑聊掰扯。
何雨水幫著一起把碗洗過以后,又跟著秦淮茹學了點繡花的基礎,沒過多久就回去了,她是個學生,還是個孩子,得早睡早起。
現在張元林家里就剩下一大媽在跟著秦淮茹認真的學習,而張元林則是在琢磨明天該給那群工程師什么樣的提示。
因為張元林的精準指引,這群工程師們及時的轉換思路,開始全力以赴的在老式機床的基礎上加以改進。
照這個速度,張元林推斷明天就可以把整體框架改造完畢,構建出試驗機的基本結構。
但是光有一個外殼還不夠,要想進一步改善核心,也就是工作效率方面,這就不得不提一個非常關鍵的東西。
那就是凸輪
只要凸輪設計到位,就能極大的提升設備的運轉頻率,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但是凸輪的設計并不簡單,需要運用一定的計算公式才可以。
也許這放在以后的年代會很稀松平常,但是在這個時候可沒那么容易。
因為凸輪的設計是有講究的,這個會影響到往復運動的連貫性和往返進程長度,最終影響到沖壓頻率。
不過張元林有辦法,他還是先琢磨,然后再用木頭做幾個模型出來。
作為一個機修工,他能識文斷字就不錯了,確實沒道理會計算公式,所以這事兒得謹慎一些。
老規矩,按照正確的凸輪來魔改,直接給好幾個版本。
大概的東西弄好了,剩下的就交給那群工程師去處理。
十幾分鐘后,張元林搞定了凸輪模型,完成了今天最后的工作。
“得,完事收工,該給媳婦傳授知識咯”
收拾好東西,張元林卻發現秦淮茹還在認真的教導一大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