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廠長您是不是搞錯了什么,兩天就研究到了最后一步,三天就下線試驗機,神仙也沒這個本事啊”
“離譜啊,這個速度太嚇人了,楊廠長您估計是聽錯了,我想知道這是誰說出來的話,是哪個工程師這么自信,他真的沒在亂說話嗎”
楊廠長很滿意這群人目瞪口呆的滑稽模樣,然后微笑著說出了一個讓眾人都沉默的名字。
“說出這些話的人不是工程師,是一名機修工,估計你們也猜到了,沒錯,就是張元林”
包間內再次陷入一片沉默,但不知為何,楊廠長感覺這些人臉上的疑慮和不解消失了不少。
取而代之的,卻是滿臉的遺憾和果不其然。
這一刻,除了楊廠長,各大單位的領導心里只有一個想法。
他媽的,自己單位里怎么就沒有張元林這種人才呢
“楊廠長,我們都知道張元林很厲害,但他到底就是一個機修工,他怎么能做到連工程師都做不到的事情”
隨著一人提出了一個直擊眾人靈魂的問題,所有人都暫時放下震驚和理所當然,紛紛看向了楊廠長。
后者不緊不慢的喝了一口茶水,在心里感慨這要是有酒就好了,不然牛皮吹著沒感覺啊
“呵呵,這就要從張元林的好運氣和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開始說起了”
隨著楊廠長開始解釋,一眾領導也是聚精會神的聽著。
不知不覺間,這場飯局愣是成了故事會。
從拆解到制作模型,再到讓人眼前一亮的點子和凸輪設計,張元林的每一個舉動看起來都帶著極大的好運,卻又顯得那么恰到好處。
最后再配合第三軋鋼廠的底蘊,二十名工程師的全力配合,讓這個三天就下線試驗機的操作變得有那么一些合情合理了。
可一眾領導聽著還是覺得不可思議,主要是這個時間過分離譜,三天啊,就這點時間能干什么,就是吃中藥都得一個療程七天起步呢
持續震驚之余,眾領導再也坐不住了,紛紛告辭離開,反正楊廠長放話不可能帶他們去研發車間參觀的,那繼續留下來也沒啥意義,還不如趕緊回單位匯報給各自的領導,讓他們來做決定
一下午的時間匆匆而過。
在張元林的逐步提點下,一切準備工作井然有序的完成了。
圖紙全部繪制結束,各項機構配合恰到好處,凸輪也被制作了出來。
下班前,眾人把凸輪裝配到了原本的機構當中去,這一次終于能順暢絲滑的運作起來。
見核心的東西順利制作完成,現場爆發出了勐烈的歡呼聲。
“太好了,剩下的就是把老設備的相關零部件拿去試驗車間改造和加工,這樣真的就如張工所說,最遲明天下午一定能下線試驗機”
“是啊是啊,張工真是神了,在我心里他比諸葛亮更加神機妙算,時間把握的剛剛好,不多也不少”
“關鍵是核心機構已經順利制作完成,其他的就是配套零部件,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再也不用絞盡腦汁的費勁了”
面對眾人的歡呼和夸贊,張元林撓著頭,故作靦腆和不好意思的笑著。
“各位前輩謬贊了,我真就是運氣好,再說這期間我也沒干啥,還得是你們加班加點的趕工才能這么快做出來的”
叮鈴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