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聽,果然安靜了下來。
他們趕著過來不僅是為了圍觀試驗機,更重要的是見張元林,想邀請他到自家的研發車間去幫一把,借他的好運一用。
雖然把希望寄托在一個機修工的身上有些難以理解,并且是借用對方的運氣,而非實力,但事實上自家工程師們已經絞盡腦汁也沒有成效,他們似乎除了相信張元林以外,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要是第三軋鋼廠沒有這么快就出結果,那大家還可以繼續澹定的做嘗試,可第三軋鋼廠已經要交卷了,其他人哪里還澹定的下去。
毫不夸張的說,昨天得知第三軋鋼廠負責的研究項目即將下線試驗機時,這些一把手們是又驚又愁,一個晚上都沒睡好覺,第二天不約而同的快速處理掉關鍵事務,然后火急火燎的就趕到了第三軋鋼廠。
可他們著急沒用啊,楊廠長一點兒都不急,這讓一把手們一個個愁眉苦臉了起來。
他們都是強行擠出時間過來的,巴不得立馬辦好事就把張元林帶回去,也確實沒有注意到時間問題。
于是,一把手們一個個垮著臉站著,不知道如何是好。
又不是他們非要挑這個時間來的,關鍵是一大早有一堆事情和會議要處理,確實沒辦法過早的趕過來。
等下午又要找時間安排動員大會,去布置上頭下發的生產任務,去動員相關的車間負責人,這都是無法缺席的事兒。
一陣沉默后,有人想著自己負責的一大堆事兒沒處理,無奈問道
“楊廠長,那你說說吧,試驗機到底幾點鐘能下線,如果時間短我就在這里等等,要是時間長我就先回去處理事情,然后處理完了再過來。”
有人發聲后,其余人略微思考了一下,也覺得呆在這里等不是個事兒,別把一個下午的時間都耗費掉了,那自己單位里未處理掉的事情怎么辦
于是,大家也不要求楊廠長帶他們去研發車間了,只想知道具體什么時候能下線,免得浪費大家的時間。
畢竟試驗機不下線,他們也沒辦法帶走張元林,總得讓人家先把事兒做完不是
面對一眾一把手的詢問,楊廠長卻是顯得略有些尷尬。
張元林只告訴我最遲下午啊,這一點兩點三點四點都是下午,我該怎么回答你們
下意識的撓了撓頭,楊廠長干咳了兩聲后說道
“正所謂慢工出細活,都已經到最后的關鍵階段了,也不差這幾個小時,再催也不合適,我給的命令就是讓張元林和工程師們穩扎穩打,不容許有一分一毫的失誤,所以啊,我也沒辦法給出具體的下線時間。”
聽到楊廠長的話,一把手們炸鍋了。
“不是,楊廠長你這個解釋就太牽強了吧,不知道就不知道嘛,還往自己臉上貼金。”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確實,楊廠長你這屬于是拿著雞毛當令箭,把張元林的本事當成你的功勞了,這不合適吧”
“楊廠長,我還以為你已經安排好了呢,沒想到你啥也不知道啊,就是下午試驗機能下線也是張元林告訴你的吧”
作為兄弟單位,這些一把手們都是老朋友了,對彼此足夠了解,說話也沒那么含蓄。
雖然楊廠長努力給出一個聽起來還算合理的解釋,但一把手們不是傻子,一下子就猜出了真實情況。
他們本來就接受不了楊廠長的得瑟,現在得知楊廠長的底氣來自張元林,自然是不再客氣,紛紛表達出了自己對他的鄙視。
你就得瑟吧,要不是有張元林在,你能有得瑟的機會嗎
一把手們是不服氣的,有本事的又不是楊廠長,是張元林,憑啥要看楊廠長得瑟來得瑟去
被揭穿了小心思,楊廠長還是有些尷尬的,但他覺得張元林是自己人,小裝一下怎么啦
張元林是工人,自己是領導,他努力干活,自己趁機得瑟,這很合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