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試驗車間里頭遇到的困難,加上還有那么多外來的工程師伺機而動,楊廠長的臉色布滿愁容。
但轉身又提到張元林,楊廠長立馬就來勁了,好像張元林這三個字就是希望的象征。
秘書可以理解楊廠長在看到自家工程師搞不定以后,轉而把希望放在張元林身上搏一搏的想法,就像一開始把張元林帶進研究團隊一樣,多嘗試一下總歸沒錯的,反正試試又不吃虧。
但是,張元林只是個機修工啊,好運氣能適用于任何時候嗎
秘書日常處理事情需要嚴肅認真的態度,楊廠長可以開玩笑,可以發脾氣,可以隨便改變想法,但秘書不行,他就得按部就班的去做,因為這就是他的工作。
所以,秘書想事情是比較刻板的,因為他負責的都是文書方面的工作,必須一板一眼,包括寫稿子寫報告,開頭怎么寫,中間怎么寫,結尾怎么寫,全是固定了的套路,這樣難免會變得思想保守。
“楊廠長,我覺得您太樂觀了,張元林是個機修工,能靠好運氣蒙對研究思路已經是很難得的事情了,他怎么可能再上手去操作,這怎么想都不可能。”
“再說試驗車間里的情況到底如何,咱們也猜不出來,您還不如先定定心心的把會開完,到時候去看結果,該是什么就是什么,咱們又不能參與進去,干著急也沒有用啊”
秘書之所以這么說,是覺得楊廠長今天下午的狀態太差,注意力不集中,開會都沒心思,連自己準備好的演講稿都不讀完,不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也就不說了,關鍵是這樣子開會有啥效果,連動員大會都開的火急火燎,根本沒有起到該有的作用。
臨近年關了,無論是廠子里的事情還是上頭下發的指令,都必須重視起來,嚴肅認真的處理和對待,要不然有哪一邊沒做好,最后挨批的肯定是領導層,秘書是擔心楊廠長把事情搞砸挨批,自己也得跟著遭殃。
楊廠長聽到后腳步一頓,轉頭看了一眼跟了自己多年的秘書,也知道他是在提醒自己要集中精神,不能心不在焉的辦事。
本來楊廠長是想口頭回應一句會認真把后面的會議開完的,但話到嘴邊卻變了。
“你要這么說,我可得和你掰扯一下了,誰都知道張元林是個機修工,可是在他折騰出那個什么養殖小屋前,你敢想象他還是一名出色的木工嗎”
楊廠長要和秘書掰扯,那秘書真就和他掰扯起來
這顯然是不行,不對,不可以的,于是秘書閉著嘴,只是搖頭。
楊廠長嗯了一聲,又繼續說道
“那我當初把張元林安排進研發車間的時候,你敢想象整個項目團隊靠著他的思路和點子,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做到只差臨門一腳便能完成試驗機下線的事兒嗎”
秘書再次搖了搖頭,但他明白了楊廠長還是想去嘗試著再相信張元林一次。
“楊廠長,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接下來還有兩個會,有一個很重要,還有一個其實不著急,其實剛好今天下午有空,提前給安排上了。”
“要不這樣吧,咱們把最重要的這個會議認真開完,事關產能調度的問題,也是上頭給的指令,咱們必須要安排好,至于另一個會議,我幫您推了,安排到下個禮拜,這樣成嗎”
面對得力干將的理解與支持,楊廠長爽朗的笑了。
“可以,所以我為啥當初就選你當我秘書呢,呵呵,就是覺得你會認真的去從多方面替我考慮”
說著,楊廠長笑著拍了拍秘書的肩膀,然后大步流星的向前走著,原本明顯沉重的情緒放松了許多。
秘書緊隨其后,但聽著楊廠長的夸贊卻高興不起來,他心里不停念叨著張元林的名字,總感覺自己跟了楊廠長這么多年,還不如張元林的這幾次表現來的記憶深刻
“算了,人比人氣死人,我和張元林各自的身份不同,做的事也不一樣,我威脅不到他,他也威脅不到我,沒必要鉆這個牛角尖。”
“再說了,我這些年好歹跟著楊廠長見多識廣,是個有格局的人,可不能這么小肚雞腸啊,萬一以后還得一起共事,帶著這樣的心態可不行,會壞事兒”
不得不說,秘書是會替楊廠長考慮的,但他自己也沒注意到的是,在他的心里,張元林的地位已經從一個普通的機修工上升到了一個能與自己共事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