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沒錯,張工的能力是真可以,我看著就知道這是一高手,就是你們這些當工程師的也沒想到刀具磨損要換掉,這個真有些說不過去了。”
“有話可以待會兒說,先把刀換上,趁著張工手熱,再讓他加把勁,我覺得咱們只能等張工把這個凸輪做出來了,要不然現場沒人有這個本事啊”
雖然這些人的態度不是很好,但沒有人說張元林的不是,他們也知道張元林是最后的希望,就把矛頭指向了軋鋼廠的工程師們。
無論在哪個單位哪個車間,有能力的就是老大哥,誰見了都得尊重,除非是自己也有本事的人,那他可以帶著自信與底氣和對方叫板。
現場有很多外來的工程師們,他們能成為高級別研究項目負責人,那必定是不簡單的人物,可即便是他們也沒辦法現場搞定這個凸輪。
所以,目前張元林作為唯一有希望把凸輪做好的人,現場甭管是自家的工程師還是外來的工程師,怎么都不能對張元林出言不遜,更不能打擊他。
張元林自然是感受到了這些人的關心與呵護,說真的,如此周到的關懷反而讓張元林覺得不太自在,因為這分明就是一種新人菜鳥被讓著的感覺。
但越是如此,就越證明張元林演的很到位,真正的展現出了他的“菜”和“不懂行”,從而突出張元林的超級好運。
作為機修工,張元林很清楚自己什么不該做,什么可以做。
裝夾,裝刀,對刀,設定轉速,這些張元林都不應該會,但是操作x和y軸的切割運動還是沒問題的。
再說了,張元林出手前,已經有這么多的操作工和工程師打了個樣,看了這么多次也該知道怎么做了。
重新裝刀對刀,換胚料是必須的,但工程師們行動起來之前,還不忘回懟這些性子急的外來工程師。
“剛才自說自話發言的幾位同志,請記住你們是來參觀的,不是來下命令的,這是我們的地盤,是我們的車間,也是我們的人手,所以我們想怎么做,輪不到你們來說三道四,你們要是不樂意,等不及,那煩請各位出去等候,可別影響了我們辦事兒”
大家都是工程師,誰也不是誰的領導,更別提這里還是自家地盤,輪得到你們這些外人指手畫腳嗎
怎么著啊,就你們脾氣急是吧,搞的誰脾氣好似的
不得不說,地道的四九城老爺們兒懟起人來是一點都不含湖,說話挑理兒,聲勁兒也大,一下子把這些急躁的外來工程師說的沒了脾氣。
張元林近距離感受這種唾沫星子亂飛,卻足夠素質,沒有張牙舞爪打滾撒潑的畫面,全程聽的就是那一股子氣勢加快嘴,還別說,聽的是真過癮吶
抬頭看了一眼自家團隊當中最年長的那位工程師,張元林很欣賞他,可惜年紀太大了,沒辦法帶著一起折騰,最近幾年一起搞搞研究項目還行,但時間久了身體和腦子都會越來越跟不上節奏,退休也是遲早的事兒。
因為越到后面發展的就越快,到時候都不是張元林不帶他們玩,而是他們自己心有余,力不足。
正想著,自家工程師懟完以后,就開始著手幫著張元林操作起來。
把工作臺上做廢了的材料拿走,再把新的胚料裝上去,接著用銅棒敲平,再換刀對刀,最后調好刀具轉速,準備工作就這么完成了。
張元林全程在邊上看著,一邊看還一邊走來走去,像極了一個滿心好奇的新人,感覺什么都很稀奇。
準備工作結束后,負責裝夾換刀的工程師笑著說道
“張工,你平時去修機器設備時,應該見人操作過吧”
邊上的張元林笑了笑,澹定的回答道
“那肯定是見過的,但我還是頭一回見工程師上手操作,該說不說,能當上工程師就是不一樣啊,速度比生產車間里的那些工人快多了”
聽到張元林的回答,這名工程師臉上的笑容越發的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