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廠長看著一桌子一把手們七嘴八舌的商量起來,差點笑出聲。
這些人還不知道張元林和大股東的關系,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商量一些根本沒有意義的事情。
就你們還想保張元林,想多了
開玩笑,有婁半城在場護著,誰敢明目張膽針對張元林
不過有件事情楊廠長判斷的還是很對的,有這些股東在場,一會兒無論這些人怎么搶張元林,都輪不到楊廠長來傷腦筋。
這不,一桌的領導都在討論該想什么辦法保張元林,然后和股東們要人,而非和楊廠長商量,明顯是認為有股東們在場,楊廠長已經不是第一話事人了。
于是,楊廠長笑而不語的看著這些領導商量對策,一副看好戲的姿態。
當不當話事人的無所謂,有好戲看不就行了
再說大家都是兄弟單位的一把手,全都是平起平坐的人,有些事情楊廠長自個兒還真的不好辦,現在有人頂上了,他也樂得輕松。
這個時候的楊廠長還不是軋鋼廠的最大話事人,上頭不僅有中央領導,還有股東壓著,楊廠長自然是把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
等以后全面公有后,楊廠長就自然而然的當上了第一話事人,然后就漸漸的開始飄了,也因此會落下一些對自己不利的把柄。
再等新的時期到來楊廠長就毫無爭議的被迫退位。
張元林深知這一點,所以才早早的做好準備。
哪怕已經被領導看重了,被大股東看上了,被各大單位哄搶了,張元林依舊是不忘初心,他只想老老實實的當一個機修工。
別人以為張元林傻,不懂得珍惜,實際上張元林是為了自保,他專門選了一條最安全,且最不費勁的道路,好讓自己輕松加愉快且自由的度過未來復雜的二十多年。
有了共同的決定,在座的一把手們也沒過多的猶豫,隨著一人帶頭,其余人說干就干,直接跟上。
就這樣,兩桌一共二十多名工程師,陸陸續續舉著酒杯為張元林發聲,替他說著好話。
“我覺得張工一看就是人緣特別好的那種人,本事強,水平高,人也好,所以我猜測是張工替主廚做了什么好東西,人家這是來感恩的。”
“說的不錯,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張工優秀,做東西又厲害,參與研究項目還做那么多木制模型,這樣做事的態度真的太認真了,難怪能讓主廚這么報答呢”
“是啊,就張工的做事態度,我要是主廚我也這樣報恩,職務之便,展示廚藝,也沒鋪張浪費,更沒有刻意而為之,這樣做恰到好處,反正我覺得主廚如果是為了報恩的話沒什么問題,張工這邊就更沒問題了,他只是認真的把事情做好,有什么錯也輪不到張工來承擔吶”
“沒錯,我們都覺得張工沒做錯任何事情,還希望各位大老板別怪罪張工啊”
一把手們一個接一個的替張元林說話,聽的張元林面色古怪,也聽的股東們一臉懵逼。
張元林想的是你們這些人可能耐了,要搶人也不能這樣找機會啊,這是要讓我欠你們人情,還是覺得股東們很好說話
拜托,你們是外來人,憑什么認為你們有這么大的面子
再說了,有婁半城在,你看我慌么
股東們之所以一臉懵逼,那是因為他們壓根就沒有找張元林麻煩的想法。
你們這些外人不懂,所以我們不怪你,張元林的背后可是有軋鋼廠最大股東婁半城撐腰的,這事兒所有的股東都知道,而且他們也有意拉攏張元林,只是婁半城的威懾力太強,張元林又不感興趣,導致大家是有心無力,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