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林一看這陣仗,頓時來了精神。
“來了來了,好戲終于開場了”
面對眾人的哄搶,張元林是無所謂的,因為他有意參與所有的項目,至于從哪一個開始根本無所謂。
不過,誰要能先搶到自己,就說明這人是有實力的,嘴皮子功夫了得,將來要想再參與別的項目,可以直接找這些人商量。
和能說會道的人打交道剛開始肯定會累一些,但是熟絡以后,讓這些嘴皮子厲害的人辦事也會更容易。
張元林是不太喜歡和最笨或者嘴瓢的人打交道的,雖然剛開始相處會容易一些,可以后要讓他們辦點事情會很難。
同樣一個項目,厲害的人能幫忙爭取更多的資源和幫手,也能幫著爭取到更多的獎勵,可不厲害的人就是按部就班,那樣屬實沒啥意思。
張元林是打算去外面闖蕩的,不是去外面安家的,身邊留那么多老實巴交的人做什么,這樣太無趣了,還不如不出去呢
一把手們開始表達想借走張元林的想法,股東們則是互相看了一眼,識趣的沒有作聲,把開口的機會讓給婁半城。
因為他們都知道張元林是婁半城的人,這事兒肯定是婁半城來做主的。
不過婁半城多聰明的一個人啊,他也沒有直接表態,而是把問題丟給張元林做決定。
這樣做毫無疑問是給足了張元林面子的,也是拉攏人心的一種小小的手段。
婁半城清楚這些都是兄弟單位的領導,有能力幫他們一把無可厚非,要是不答應反而會被人詬病,說他婁半城心眼小,不夠大度。
所以,綜合考慮的結果是把張元林借出去是沒問題的,這樣只有好處沒壞處。
反正自家單位負責的研究項目已經圓滿收官了,扣著張元林也不合適。
不過,這事兒要是自己來決定,會讓張元林顯得很被動,有一種束縛的感覺,大家看了有議論,張元林聽了會反感。
畢竟張元林明面上是軋鋼廠的工人,又不是他婁半城家里的傭人。
雖然婁半城有意讓張元林變成自己人,奈何張元林不答應啊,他就喜歡當工人,其他的什么都不要。
婁半城嘗試過,沒成功,他也不好步步緊逼,萬一把人給嚇跑了那就是得不償失,四九城那么大,單位那么多,張元林有真本事哪里都能混的風生水起。
只能說張元林處理事情過于穩健,永遠讓自己處于一個最自由,又最安全的狀態。
偏偏這樣還不會得罪人,給出去的理由非常合適,讓人都沒法兒生氣,只能無奈放棄,而這就是張元林的本事了。
所以啊,婁半城思考了一下認為這事兒自己來做決定不合適,交給張元林他自己處理更好。
這樣給足了張元林面子,也彰顯出自己對他的信賴和放任。
張元林哪里不知道婁半城這么做的意思,但張元林不在乎,他既沒有順著婁半城所想對他感恩戴德,也不反感,當然也沒當回事兒。
因為婁半城得瑟不了多久就得乖乖茍著當孫子了,所以啊,任由他怎么折騰,也就這一兩年了。
人情和人心這種東西都是要靠時間來磨合和維持的,但前提是雙方得保持目前的狀態持續下去,如果哪一方身份變了,環境變了,時代變了,那原本的狀態自然是無法維系下去的。
所以甭管婁半城現在對張元林有多好,將來婁半城的好日子到頭了,最開始的這些人情也就變得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