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元林話音落下,那些躲在邊上嘴碎的聲音瞬間消失了,接著眾人迅速散去,明顯都不好意思繼續在這里待下去了。
他們在嫉妒張元林一個人偷摸著賺大錢,可張元林表示他這是在為大院爭口氣,搏回名聲,這格局一下子就打開了,讓那些小心眼兒的人哪里還好意思呆在現場,只能扭頭跑路。
劉海中更是臉色發燙,現場就數他熘的最快,技術越好,地位越高的人就越要臉,劉海中作為目前全院唯一的六級工,工級僅在易中海之下,又是院內二大爺,他是最聽不得張元林說那樣的話,當即一熘煙的就跑了,要不然非得被人鄙視不可。
熘回家后,劉海中心里那叫一個懊惱后悔,早知道張元林這么能說,他怎么也不會去找張元林麻煩的。
本來易中海出了事情,作為老二的劉海中是最有機會趁機奪權上位的,只要他能在這個節骨眼上立好人設,想辦法提升威信,等后面過年開全院大會的時候就能毛遂自薦,再被大院眾人抬一手,順利上位基本上是勝券在握。
到時候只要是人心所向,就算聾老太太也得暫避鋒芒,畢竟她是已經退了休的人,沒以前那么大的面子了。
可劉海中非要在這個節骨眼上找張元林的麻煩,現在好了,被當眾一懟,劉海中別說增加個人威信了,怕是連二大爺的位子都難保。
在大院口碑受損的時候,張元林已經在想辦法化解誤會了,而劉海中這位二大爺卻在眼紅嘴碎,這哪里有一位院內大爺該有的擔當
“唉我真是自討沒趣啊,好端端的局面愣是被我搞成這個樣子,完了,我這是把上位的好機會白白拱手送給老閻那家伙了呀”
屋內,劉海中坐在桌子邊上一陣唉聲嘆氣,覺得自己沒能把握好上位的機會,反而是把好好的機會送給了老三閻埠貴。
二大媽聽到后,也開始埋怨劉海中不懂得抓住機會,然后就出門去了前院,想知道閻埠貴是怎么看待這件事情的。
可來到前院一看,好家伙,這閻埠貴的腦子也沒那么好使嘛,干的不都是一樣的事兒
甚至,閻埠貴這里做的更絕呢
在那些外來的老百姓找到張元林下單后,只要他們從前院走,閻埠貴就會出來議論張元林的不是,說他不厚道,價格高,一點兒都不照顧普通老百姓。
按理說閻埠貴得了張元林的恩惠,不應該干這種缺德事兒的。
可閻埠貴在自認為張元林欠他一個大人請的情況下,最終他不僅沒有便宜拿到科技魚餌,反而在幾次垂釣過后算了一筆賬,發現自己最后還虧了。
閻埠貴原本還指望著靠科技餌料發一筆財呢,結果是虧了本,這對一向精打細算,想方設法算計別人的閻埠貴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于是,就有了張元林在后院接活兒收錢,眼紅和不爽的閻埠貴在前院嚼舌根,說張元林壞話的事情發生。
不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聽到閻埠貴說張元林壞話的老百姓沒有輕易相信,因為他們已經上過當了,心里認可了一分價錢一分貨的理念。
既然他們愿意把錢交給張元林,就說明足夠信任,心里也愿意花這個錢,所以沒人搭理閻埠貴。
然后張元林在后院說的那番話逐漸在大院里傳開,眾人都被張元林的格局所折服,覺得這樣的人才配得上是大院管事,而不是易中海,劉海中和閻埠貴這仨廢物。
不過這種想法只能在心里有,沒人會愚蠢到主動說出來,因為這樣說話太得罪人了。
而且張元林再優秀,年紀和輩分擺在這里,目前確實和大院管事搭不上邊。
但通過這件事情,大院住戶們的心里已經有了數,認識到了張元林的價值,知道有他在,大院會變得更好
隨著張元林的一番話打開格局,讓大院里的眼紅狗們羞愧的縮回了家,也不再有外來的老百姓反應像是進了賊窩一樣,被那么多雙眼睛盯著而感到害怕了。
不過,易中海,賈東旭,還有許大茂三人卻是依舊不老實,時不時的就和人說他們之所以會做錯事,完全是被張元林坑了,是被算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