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在張元林陪著何大清出門相親的時候,三位大爺也開啟了競爭模式,不過可以清楚的看到易中海是孤軍奮戰,劉海中和閻埠貴是聯合行動。
反正易中海倒臺后就不再是院內大爺了,到時候劉海中更進一步成了一大爺,閻埠貴緊隨其后成了二大爺,這對他們兩人來說是皆大歡喜,誰都賺到了。
面對大院里的動靜,秦淮茹一如既往的沒搭理,她牢記張元林的提醒,準備努努力,爭取在過年前把裁縫鋪老板娘的拿手絕活給學成,所以她根本就沒心思關心外面發生了什么,只要不和自己男人相關,哪怕是天大的事兒都可以充耳不聞
不過一大媽就沒這么澹定了,雖然不想再和易中海搭伙過日子,可他們名義上還是夫妻,加上一大媽又是個多愁善感的人,如果易中海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一大媽不可能當一個睜眼瞎,真的一點兒都不關注。
所以秦淮茹在家里專心的練著繡技,都不需要往窗外多看一眼,等一陣子一大媽就會匆匆的跑回來匯報情況,在邊上碎碎念的把知道的事情說完后就又跑出去打聽,還真成了一個探子。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住戶加入到了圍觀看戲的隊伍中,這是他們最喜歡的環節了。
但沒過太久,一名外人突然到訪,打破了院子里正在愈演愈烈的爭斗。
“請問,張師傅是住在這里嗎”
來人是個約莫三十歲的男人,還背著工具包,從布袋子里冒出頭的鋸片能猜測出他的職業,不出意外應該是一名木匠。
見有外人來,正在大院門口玩耍的孩子立馬跑進來通風報信喊大人。
隨后前院的住戶走上前問道
“張師傅我們院兒里就一個人姓張,你要找的這個張師傅全名叫什么。”
雖然這年頭問人問路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臨近年關大家還是會小心謹慎一些,因為這個年代沒有監控沒有靈活高效的查詢網絡,萬一碰到人販子孩子丟了或者是技術高超的江洋大盜把東西偷了,然后再離開四九城,那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誰都幫不了。
對方沒有猶豫,但是態度恭敬的回答道
“我想找的人叫張元林,就是那個什么都會,而且研制出養殖小屋的那位張師傅”
說到什么都會大院里的人不是誰都能反應過來的,但是提起養殖小屋,那么整個大院乃至整條街道都能第一時間想到張元林的名字。
“哦,你要找張元林啊,那他是住在這里的,你往里走,到后院去看看吧,他就住在后院。”
來人道了聲謝,又提了提工具包往后院走去。
等到了后院,來人又打聽了一下,精準的找到了張元林的家,然后見到了女主人秦淮茹并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我是來拜師的,請問張師傅在家嗎”
這句話就像是一道驚雷一般,直接在整個院子炸開了。
很快,有人來找張元林拜師的事情傳遍全院,也讓易中海等三人大吃一驚。
而且這還不算完,在眾人正準備仔細打聽的時候,又有外人上門想找張元林拜師,接著一個又一個的找上門來,沒一會兒的功夫就在后院排起了長隊。
秦淮茹此時也是懵逼的狀態,她沒想到會有人找上門求學,所以她在面對第一個人時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就說了自己男人不在家可以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