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喂,這人老了臉皮就是厚實哈,咱們這么多人都看著呢,怎么你一上來就自稱是弟子了,老不要臉啊你”
“就是就是,你這厚臉皮也太過分了,就算是先來后到也輪不到你啊,再說你都這么大年紀了,人張師傅就是愿意教你學得來么”
“沒錯,老東西邊兒去,學本事還得是年輕人聰明利索些,那啥,張師傅您要不看看我演示一遍,雖然不如您的本事大,但我打小就學這個,底子扎實著呢”
看到是張元林本人,那些見識過的人立馬一擁而上,而聞聲而來沒有見過本尊的也及時反應過來,將張元林團團圍住。
因為是初次見面,有的人還知道先打聲招呼嘮嘮嗑再說,但有的人臉皮厚選擇搶先一步,結果就被群起而攻之。
這么多人七嘴八舌的,張元林根本插不上話,但是也從他們的話語中知道了這些外來人的目的。
原來他們是專程過來拜師學藝的,而且現場各種職業都有,估計都是對張元林在聯合街道活動上的表現崇拜不已,于是決定上門求學。
這年頭就是這樣,誰有本事誰是大爺,和本身的年紀沒關系,別看張元林年輕才二十多歲,但他精通多鐘技術,能解決老百姓絕大部分的生活問題,這就意味著他能賺大部分老百姓的錢,也就有了當絕大部分手藝人師父的能力。
有需求就有利益,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人們需要理發穿衣打理形象,于是有了剃頭匠和裁縫,人們需要桌椅床榻扁擔竹筐,于是有了木匠和手藝人,等等諸如此類都因為有需求在先。
而張元林能解決大部分老百姓的各種需求,因此他的本事涵蓋了絕大部分的日常職業,這才會有這么多見識過張元林真本事或者是聞名而來的人上門拜師求學。
得知這群人的目的后,張元林不由的干咳了兩聲,選擇先熘為敬,因為他今天是陪著何大清來相親的,卻沒想到莫名其妙的搶了風頭,讓何大清這位主角變成了背景板。
雖然在相親期間張元林的各種神級救場就已經碾壓了何大清的種種拉胯表現,但他們之間有相當大的年齡差距,所以何大清并不覺得張元林影響自己在相親對象心中的形象。
直到現在,何大清才吹完牛說自己在全院的地位如何如何,結果現在是外來人都專程跑來找張元林拜師求學,那就更別提他在大院里的地位了。
何大清在這里住了十幾年,哪里會不知道大院住戶在面對熱鬧時都是這么反應,這會兒再讓相親對象到大院打聽自己的情況肯定是沒戲了,因為所有人的關注點都會集中在張元林的身上
“咳咳,何大爺,沒想到我家來了這么多人,那啥,你們慢慢聊,中午也別等我了,你們一起吃吧,正好雨柱雨水也在家,何大爺你頭回帶人來也該好好介紹一下”
說完,張元林扶著自行車就往里走,就張元林這硬朗的身子骨想往前走,誰也攔不了,多少人都擋不住
何大清聽罷臉皮一抽,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他是想說你應該是來助我長威風的,結果你是來搶我風頭的,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