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是不會有太大進步的,畢竟中華美食主要靠的是傳承,而非創新,有些時候花里胡哨的亂改反而丟失了原有的精髓。
但張元林能獲取這個時代稀缺乃至是沒有出現過的食材和調味料,在這一點張元林有著超時代的碾壓性優勢。
“剛才聽你們在說裁縫鋪的事兒,似乎是不太好”
吃了兩口,張元林隨口一問。
一大媽聞言停下快子,有些擔憂的說道
“是啊,老板娘說生意不好做了,上面要求補辦手續,還說什么要讓店里和紡織廠聯合,我沒懂什么意思,就聽老板娘說這個店快不是她的了。”
張元林一聽就明白了,這是要公私合營的節奏,簡單的說就是把資源集中整合再按票分配,也就是進一步擴大票證的重要性。
對此張元林一點兒都不驚訝,他知道歷史走向,自然也意識到這一天早晚會到來。
“老板娘本就是從外面混過了回來的,她有著一身好本領,去哪里都能過的好,這個不用太擔心。”
張元林簡單說了兩句,腦子里卻在想等裁縫鋪真的被合并掉以后,自家小媳婦向上爬的機會也就來了。
隨著公私合營的全面展開,大部分私人單位都會被合并,雖說是有公有私,但實際上都是公家主導,私家只是有一股,年終分些收益而已,壓根就沒有話語權。
這樣對私營的老板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因為單位如何運營與他無關,最后怎么分賬也不是他說了算的,畢竟收益這種東西得和成本和支出掛鉤,而公家那么多人參與進來,這些要扣除的費用來去可不小。
總而言之一句話,合營的結果是個人老板被壓榨,換來絕大部分人的溫飽和生存,對部分人而言是殘酷和不公的,但是能讓更多的人過上比以前好的日子,這么一來,也算是舍小取大了。
同時,某些身懷絕技的人有了一步登天的機會。
在公家參與進來的那一刻,每個人的晉升平臺也就跟著擴大了無數倍,原本跟著個人老板干到死也就那樣,除非自己出去另起爐灶,重開一個店自己當老板。
等公私合營后就不一樣了,一層一層的向上各種崗位,都是尋常人要仰望的存在。
這么想著,張元林反而是開始期待裁縫鋪被合并的那一天。
等裁縫鋪被并掉,以老板娘的性格她一定會走,反正她有本事去哪里都不怕。
而老板娘一走,就是張元林開始操作,讓自己媳婦和一大媽上位,順理成章進入體系的時候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