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林很滿意媳婦現在的狀態,看樣子沒給她安排錯,讓她進紡織廠是個絕佳的選擇。
繼承了老板娘全部功力的秦淮茹在技術方面絕對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存在,張元林相信她隨便去哪個紡織廠都能混的很好,但這樣還遠遠不夠。
等秦淮茹站穩了腳跟,適應了當前的環境和地位,不會再因為這些事情而過分激動時,張元林就會開始教導她怎么去和領導們打好關系,處理好上層社會的人情世故。
有技術是可以混的不錯,但是想要繼續向上就離不開其他人的力量。
都說雙拳難敵四手,一個人更是難以與大環境去抗衡,再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除非你在不斷成長上升的時候,根基也逐一穩固,要讓別人想動歪腦筋的時候,一靠近發現你周圍全是不敢招惹的人。
話說張元林把媳婦安排到紡織廠成功救急后,這事兒在周圍就傳開了。
領導們有他們自己的關系和圈子,閑暇之時見面也會吹牛扯皮,聊一些日常八卦。
然后就聊到了張元林媳婦如何如何牛皮,以一己之力解決了最大的難題,保住了多少人的飯碗。
這話匣子一旦打開就很難收住了,有人注意到張元林三個字,連忙打聽細節確認是否是自己見過的那個張元林。
得知是同一個人后,大家又多了一個共同的話題。
“這個張元林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之前就打聽過,嘿,就沒有這小子修不好的機器設備”
“別說,張元林這小子真就神了,那天有三個老外來搞半天沒明白哪里出的問題,他一來倒騰了一個下午就給整好了。”
“不光是修機器設備,其他方面也很厲害,畫圖比我廠里老工程師十幾年的手還準,操作比我那干車床二十年來年的師父還快,我眼睜睜看著他把機器修好然后車了個零件出來,順帶修改了錯誤的圖紙,然后跟我說修好了。”
不同的人不同的發言,匯聚在一起只有一個聲音,那就是張元林牛皮。
接著又聊到了張元林成名之前在哪里高就,都跟了哪些高人學習,但誰都不清楚這些,只知道張元林成為正式工后一直在軋鋼廠當機修工。
至于張元林閑暇之時干了些什么,這沒人知道。
“不管怎么說,張元林會這么多東西,說明他接觸的人都是高手,因為厲害的人只會跟厲害的人在一起,就像咱們,是吧,劉書記,徐秘書,張主任,齊科長”
有人這么一說,其他領導紛紛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對這樣的發言表示相當贊成和認可。
緊跟著有人開動了腦筋,問道
“既然是這樣,那張元林是不是也能幫我的廠子找一些實力強大的高手來”
“是啊,張元林認識那么多高手,要是能為我所用,還愁廠子辦不好么”
“哎,這話說的在理,與其讓這些高手隱沒在市井之中,不如發揮他們的作用,為國家的發展進步做貢獻。”
話題聊到這里,主題一下子就升華了上去。
為國為民乃是大義,成績什么的不談,光是說出去都能讓人腰桿挺直幾分。
有人起了個開頭,立馬就有人跟上,表示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恰好又有不少人與張元林打過幾次交道,也認可張元林的為人,很快他們率先表態要找張元林辦這件事情,剩下的人為了不落后也當場舉手要加入,哪怕他們只是有所耳聞,并未真正與張元林接觸過。
“咳咳,張元林是軋鋼廠的人,我們誰都沒權力去命令他做事,也不能給他太大的壓力,不然那邊的領導不會同意的,要是這事兒讓婁老板知道了更不好,大家商量商量,這事兒該怎么辦”
彼時的婁半城余威猶在,就算政策局勢有打壓,婁半城仍舊是好幾個大廠的第一股東,有錢有人脈是他的代名詞,等閑人不敢招惹。
這話一說,大家又開始了七嘴八舌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