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會議室,張元林覺得有趣的事情又來了。
給大廠當中介這事兒張元林不是沒想過,給人介紹工作容易,但兩邊都不一定能答應,現在就好多了,大廠都想要人才,那么張元林只需要找到人才就能單方面的把問題解決掉。
“光想著是麻煩了些,可如果能把事情辦好,我的人脈圈子就會更上一層樓。”
心里這么琢磨著,張元林充滿了興致。
在某些領域內的大佬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的收徒,再幫徒子徒孫進入行業內站穩腳跟,這些就是大佬們暮年時乃至退休后的底牌。
張元林不是這些人的師傅,但是性質很相似,幫這些真正的人才匹配到合適且薪資福利到位的崗位,這份恩情總不可能一句感謝就能算了,至于在將來能有多大的回報,還得看怎么用以及用在什么地方。
不管怎么說,在收獲前的耕種播種肯定是最重要的,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該怎么做已經很明確了,考察崗位,考量人才,然后帶著雙方洽談定下來,這都是需要張元林用心規劃的事兒。
恰逢最近沒有新項目,主要還是各大廠子的預算和人力不足,馬上就要步入秋季,再過一陣子就是年末,每個廠子的重心要放在生產任務上,同時應對冬季的各種物資壓力。
說到底,還是技術水平不足,導致生產的效率很慢,產能跟不上,質量也不咋地,得虧張元林忙活了大半年幫著把行業內的各種設備更新了一波,不然效率會更低。
現在是看不出什么來,可到了深冬氣候惡劣,沒有足夠多的物資老百姓該怎么熬過寒冷的冬季。
在供暖和物資有限的情況下,有人吃飽穿暖就要有人挨餓受凍,每年的冬季都要死不少人,這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有人親身經歷,有人全靠耳聞,沒辦法讓每個人都感同身受。
如果不考慮隱藏秘密等問題,張元林有信心在五年內把這種落后的情況徹底杜絕,但他不能這么干,先不提引起自己人的懷疑有多難處理,萬一被其他國家發現了會更麻煩也更危險,因為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過去,張元林才剛列了半張紙的人名跟相關單位,平時隨機想起誰來很容易,可若是把他們一一整理出來就相當費腦子了。
眼看著時間差不多,張元林也沒有繼續坐著,而是動身去接媳婦回家喂奶。
路上過了那家熟悉的裁縫鋪,但是門已經關上了,老板娘也在最近收拾好東西離開,走之前上門和張家人告別,表示她要重新回到香江去闖蕩。
對于這個結果,一大媽跟秦淮茹有些難以接受,只有張元林很淡定的給出了回應,同時送出了祝福。
“香江是個好地方,雖然我也沒去過,但是聽很多前輩說過它的好,等將來有機會咱們也去那邊待一陣子,興許還能再見到老板娘。”
送走老板娘,張元林回頭看著正在傷感的秦淮茹和一大媽,笑著安慰了起來。
但明顯這兩人沒把張元林的話當回事兒,能在當下站穩腳跟又怎么會想著去其他地方,至于專門跑去香江玩,這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看著兩人的表情變化,張元林只是笑笑,有些事兒自己心里清楚就行了,多的沒必要說,因為大家不在同一個頻道上,認知高度也不同,所以沒辦法交流溝通很正常。
香江當然好了,主要好在它的地理位置,可以十分通暢的連接內陸和海外,不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張元林也不會過分提前的去想太過遙遠的事情。
一路騎行,張元林觀察著街邊的變化,發現不少鋪子都停業關門了,只剩下那些頗有家底和名氣的老字號,而且都是中小規模的鋪子,但凡體量大一點的怕是都已經被收編,或者正在被收編的路上。
要么就是一些正兒八經的個體戶,比如賣早點,縫補衣服,修鞋擦鞋,一個人蹲守的木工等等,這些人是真正的賺個溫飽混口飯吃,也就沒有什么收編的價值。
“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接下來看我的”
看著看著覺得沒什么意思,張元林收心向前,起身猛踩一腳開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