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面對這四個名校狗,陳源略微有些尷尬的說道“當一個二流省實驗學校出了狀元后,狀元郎的照片,理論上可以掛到學校毀滅。”
“你說的應該是搬遷。”夏心語吐槽道。
“十年里,文科理科總計二十個狀元,其中十九個都出現在一中跟四中,這是唯一一個旁落的吧”沈雅婷說道。
“的確是至高的榮耀。”劉成曦并不認為十一中做的夸張,相當理解的說道,“我們學校如果有狀元,也會掛整整一年。”
“這屆高三,感覺好像也沒啥懸念了吧。”
夏心語想到學姐學長們的情況,說道“理科八成就是四中那個學長了,連著三次第一了。文科的話,前兩名都是你們一中的,所以也挺穩的。”
“確實。”劉成曦回想之后,說道,“這樣的話,四中就連續兩次理科。一中,也連著兩次文科了。”
“而這樣,其實也算是略占下風吧。”沈雅婷盡可能公允的說道,“每次排名,都是把理科放在前面。其實也相當于默認了,理科更重要一點。”
“學習工廠,的確是更容易培養出理科厲害的學生。”夏心語略微調侃的說道。
通過元旦晚會就看得出來,四中有些太存天理,滅人欲了。
而平時嚴厲的學風,也說明這個學校,是缺一點浪漫的。
而一中就不同。
用一個文科生的比喻就是,老貴族和新資本家。
“那這個學長,真厲害啊。”
抬起頭,看著照片上的狀元,石一也充滿了敬意。
在一個無論是師資,還是風氣,都遠遠無法跟一四中比擬的學校,成為了狀元。
那這個人,該有多了不起。
“其實學校更多的,是沾了學長的光。”陳源公正的評價道,“當時十一中在全市前十都排不上,因為學長,現在第六第七了,重本率也提升了好幾個點。”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一個普通實驗學校出現狀元,那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甚至說,老莫的準特級都要感謝學長。
畢竟當時整個十一中才五個特級教師,并沒有多的名額,除非老特教退休。
而現在,特級教師就有十幾個,高級教師更是好幾十個,如過江之鯽。
說的更內啥一點。
何洪濤的命運,也因為那位學長而稍稍改變。
以后他進教育局的履歷之一便是,在十一中帶出過市狀元。
倘若在他在任期間,再出一個狀元。
老何那家伙真要起飛了。
前途,簡直不可估量。
無論是搞教育還是走仕途,都將是一片光明,璀璨奪目。
在夏海高中校長里,風光程度可能僅次于將四中帶到頂尖強校之列的張建軍。
當然,并不意味著狀元對于其他校長就無用了。
一中的老登需要捍衛海東省第一校榮光,四中的建軍想要新王登基,二中外校要爭奪一四時代的第三校。
大家都有上進的理由。
于這些青澀的學生而言,同樣也有不能輸的原因。
那便是,千百年來,所有讀書人都有的終極夢想。
星漢離宮月出輪,滿街含笑綺羅春。
花前每被青蛾問,何事重來只一人
是啊。
為什么這樣的好事,從來只有你一人
不是榜眼,不是探花。
只有第一,才會被銘記。
“三位,要不合個照吧”
就在這時,沈雅婷突然拿出手機,笑著說道。
而劉成曦,則是一下子雙目鎏光
但很快掩飾。
然后,就等來了陳源先說“確實,哥三照一張吧,沾沾學長的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