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家族里,資源也不是完全平均的,尋常族人此生最大的貢獻,不是讓伱多么明事理,成為棟梁之材,而是讓你多生幾個孩子,有幸誕生一個有資質的孩子,比什么都強。
但方清源不這么認為,他覺得要從根本上改善,如果人人都有書讀,都能明理學習知識,那以后此地的風氣,也能從南疆中,煥發出不一樣的風采。
什么樣的土壤結出什么樣的果實,方清源可不想元靈山以后誕生的修士,跟那些白山南疆修士一樣,刻薄寡恩,唯利是圖。
想到這里,方清源想改變教育,開設學校,收攏所有孩童讀書的心思就更加強烈了。
不求這些孩童能夠出現什么了不得的人才,只要他們不渾渾噩噩的過一生,把道理傳給下一代就足夠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于是乎,方清源起身來到元靈坊市,書寫了一通告示,貼在坊市廣場上,告知來往修士,他要廣招賢才,為元靈山招攬各種精研典籍的教習。
一個坊市內,修士并不是其中最多的,往往那些不顯眼的凡人們,才是其中的主流,方清源的告示一出,坊市內的凡人們便動了心思。
能夠去元靈山上做教習,在御獸門弟子門下做事,豈不是一件非常好的差事嘛。
就這樣,在方清源告示貼出后的半個月里,前來元靈山自薦的凡人們絡繹不絕,對于這些人,方清源讓張元去把關,只要合他眼緣,便可收入山里。
這是因為,張元有幸成為元靈山經院第一任院主,自從元靈坊市內靈材店由姜掌柜接手后,張元便徹底放飛了自我,每日喝到爛醉,以此來宣泄以往時日的苦悶。
在方清源眼中,張元可是元靈山元老,怎么能閑著呢,于是便讓張元做了經院院主,由他全權負責此事,而張元對此也不抗拒,在他看來,做院主總比做個掌柜的強,起碼不用每天賠笑臉,迎來送往了。
張元折騰了兩個月后,終于把此事理順,新的經院占地三百八十畝,有山有水,坐落元靈山一處水潭旁,其中開設五個分院,分別教授經學,算學,律學,書學,醫學五科。
經學負責教授大中小三經,明白做人的道理,算學培養歷法、管理、營造方面學識,律學普法,書學精研文字,打基礎,醫學分為醫、針、典、藥四個專業方向。
看得出來,方清源并不想把所有孩童都教成只會讀書的呆子,他希望這些凡人,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并且學會各種手藝,如果能夠以此為生,那就再好不過了。
第一年,元靈經院招收一千孩童,招募教習三十名,方清源撥款兩千靈石,到了第二年,元靈經院再次招收一千孩童,招募教習十人,但今年方清源只撥款一千靈石。
這不是因為方清源反悔了,而元靈經院經過一年的宣傳和教育,南疆其他地界的散修知道了此經院,便有修士掏靈石,把自己的凡人兒女,親族家眷送到元靈經院學習。
如此一來,元靈經院所需的撥款便少了很多,照此情形,以后甚至還能掙點靈石回來。
這一發展,讓方清源始料未及,但他目前也顧不得經院了,因為經過這幾年的修行,方清源的修為,已經來到練氣八層圓滿的境界,眼看著就快踏入練氣九層,這個練氣修士最后的境界中。
到了經院建成的第三年初,當某一日方清源從打坐中回神之后,他才發覺自己的修為,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跨過練氣八層,來到了練氣九層。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