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劫雷就是毀滅神雷,后邊六道該是如何威能,若不加以限制,自己今日怕是真要成了灰灰。
扛著毀滅神雷,方清源身上的血肉在不停的消失重組,這份毀滅重生的拉鋸,那份妖虎的血氣,很快的就被消耗一空。
但有著仙府元氣支撐,方清源絲毫不在意這一點,他飛到劫云之下,無形的仙府門扉洞開,宏大的意志閃出,融入上方劫云。
這是方清源將仙府意志放出,開始融進上方劫云之中,與其爭奪這方天地的控制之權。
立馬方清源便感覺到,這方天地對自己變得友善起來,不再是剛剛的視自己為敵寇,舉世皆敵的感覺。
十息之后,毀滅神雷的最后一點雷光,在方清源身上消逝,而方清源的身軀表皮上毛發盡毀,但下一息,這些就統統長了回來。
一絲毀滅真意被方清源捕捉到,若是細細感悟,這又將是一份神通的來源,只不過現在方清源沒有時間關注這些,他只能將這份感知存在神魂深處,留作日后處理。
隨手從仙府中拽出一件法袍套上,遮住過于慘白的肌膚,方清源將自己的神念與上方仙府意志勾連,準備查看兩方天地意志的交鋒情況。
‘轟’的一聲,仿佛是炸開了方清源的大腦,方清源以一種散開的古怪視角,將方圓幾百里的天地,都化作了自己的眼睛。
這就是仙府意志所掌握的此方天地,方清源的神魂鏈接了仙府意志,就是短暫的成為了天地意志化身。
這種經歷尋常可是不得見,也只有在這種渡劫的時候,天地意志匯聚,才可有跡可循。
顧不得細細品味這種不一樣的視角,方清源就發現,仙府意志的情況有些不妙。
幾千里地域的天地意志當中,包裹了只有幾百里視角的仙府意志,這種對比,差距太明顯了。
畢竟自己的雷劫威力相當之強,那匯聚的天地意志,也就更加的強大,依照仙府意志的能耐,想要讓自己安安穩穩過關,超出了仙府意志的能力范疇。
至此,方清源臉色頓變,仙府就是他的最大底氣,但這個依仗,今日也力有不逮。
這時,方清源立馬做出決斷,情況超出預計,全指望仙府不現實,還是要回歸此界的傳統渡劫模式,用丹論迎接天地考量。
正當方清源明悟間,龐大的天地意志運轉如故,一方面抽出一部分意志,與仙府意志爭奪此方天地權柄,一方面又按照運行的法度,對方清源降下第四道劫雷,不滅神雷。
對于此雷,方清源沒有選擇如之前硬抗,而是展開自己的丹論,從中抽取關于不滅的闡釋,從而剖析這道劫雷的發端,聚成,激發的種種。
就像是考試那樣,有的修士選擇認真答題,來獲得天地的認可,有的修士選擇硬抗天地的擊打,而有的修士選擇作弊。
方清源將自己丹論之中,關于不滅大道的真意快速梳理一遍,然后神魂構成立馬轉換相應的形態,于此同時,自己的肉身,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
劫雷轟下,看似聲勢煊赫,但落在方清源身軀之上,卻遠不如剛剛的毀滅神雷這般厲害。
不等方清源品味丹論中,對不滅大道又有了全新的認知與收獲,下一道劫雷,接踵而至。
方清源覺得自己,今日才懂修行的真意,長久以來,他依仗仙府的地方太多了。
接連的劫雷落下,但不管如何種類的劫雷,方清源都能在自己的丹論當中,找到相對應的真意,然后通過對此真意的梳理,原本十成威力的劫雷,落到他身上,連三成都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