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這么說
是因為大理國和其他王朝相比,完全屬于彈丸小國。
攻打一個大理國,蒙古王朝派出幾萬兵馬,大理國就根本無法抵擋的住。
當然,大理國還緊挨著大明王朝。
至于為什么會想到南宋王朝覆滅,而不是擔心大明王朝覆滅,這完全就是所有人下意識的想法。
南宋王朝是很富饒很有錢。
可南宋王朝剩下的就只有錢了,行軍打仗完全不行。
大明王朝則不同。
大明王朝屬于是既有錢,又打仗利害。
蒙古王朝想要覆滅大明王朝,可不是隨便說說就能覆滅的。
“你大理國的想法如何”
李秋水問道。
她倒是不著急。
西夏王朝又不是像大理國那樣,是一個彈丸小國。
談不上地大物博,但也差不了多少。
并且,西夏王朝的兵馬也不弱。
之前還打的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毫無還手之力。
蒙古王朝真要是覆滅了北宋王朝或者南宋王朝之后,來攻打自己這西夏王朝。
那也不是能夠輕易攻下來的。
李秋水現在考慮的問題是
一,讓蒙古大軍與中原王朝自己打自己的,然后自己養兵蓄銳。
萬一要是蒙古王朝贏了,然后派兵攻打西夏王朝,那自己也完全不怕。
至少那時候,自己兵馬強盛,而蒙古王朝的兵馬已經消耗不少。
真要打起來,自己還真不一定會輸。
二,自己派兵支援中原王朝。
有自己西夏王朝的支援,蒙古大軍想要覆滅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非常的難。
對于時間消耗,自己與中原王朝倒是無所謂。
地大物博,糧草完全不用擔心。
蒙古王朝不一樣。
作為一個草原上的國家,到了冬天可就什么都沒有。
剛開始或許還會有存糧,可時間一久,那么多的士兵,存糧能夠
那時候,蒙古王朝可就直接敗了。
自己這西夏王朝也得以保全。
對于西夏王朝來說,兩個做法都可以。
而能夠把損失降到最低的方法,才是最優的方法。
身為西夏王朝的太后,李秋水要考慮的就是,怎樣的方法是對老百姓有利的。
對老百姓有利的方法,就是最優的那個方法。
段延慶道
“大理國是大明王朝的邦國,我們的打算是,與大明王朝一同抵擋蒙古王朝大軍。”
李秋水聞言,倒是理解段延慶他們的做法。
大理國緊挨著南宋王朝和大明王朝。
先前南宋王朝想要與大理國結交,但是大理國嫌棄南宋王朝過于懦弱,于是主動地去與大明王朝結交。
大明王朝和南宋王朝兩國結交的這些年,和平相處,貿易往來的頻繁。
如今出了這樣的事情,大理國身為大明王朝的邦國,要是不出手幫忙,倒是真的說不過去。
并且,大理國要是不幫大明王朝,萬一大明王朝要是敗了,他們大理國可就不能幸免于難了。
“太后,我此次前來,是希望西夏王朝能夠與我大理國一同出兵。”
“我們一同隨大明王朝抵擋那蒙古大軍。”
段延慶說出了自己這次來的目的。
興許是怕李秋水不答應,段延慶又補充道
“太后,你西夏的處境與我大理國相同。”
“西夏王朝雖兵馬強盛,可如今這樣的局面,西夏王朝若是一點動靜都沒有,其他王朝又如何看待西夏王朝”
李秋水心里的打算,段延慶已經猜測到了。
想要坐山觀虎斗,這個方法可以是可以,但是其他王朝肯定不會同意西夏王朝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