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面前兩位京都大學的校友強強聯手,北原冷笑了一下。這個池上,從東京地方律師協會的紀律聽證會,再到如今的訴訟,還真的百折不撓,苦苦不肯罷休。
北原的眼神忽地變得凌厲起來,仿佛對面強大的敵手聯盟,更加能激起了一頭野獸的內在兇性。
只見得他開口道,“方才被告代理人舉出的互聯網搜索結果,與反駁筆誤的獨特性不存在任何關聯。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被告藤村在注釋中已經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他引用的古籍原文來自于潼關考略的學林閣版,而非互聯網的在線閱覽版本。”
“因此,即便是互聯網的在線閱覽版本將座字,寫成了作字,也不能就證成藤村筆誤的合理性。”
“又或者說”北原的嘴角微微咧起,“你們是承認藤村雖然在注釋中寫明是了引自學林閣版,但實際上卻引自互聯網資料。”
“如果是這樣的話。”北原轉身看向旁聽席上的大學人士,“那么就請大學方面對藤村這種不真實注釋的學術行為,進行處理”
直接正面迎著那位原告律師的目光,大學管理層們坐在前排,感到像是刀光一閃般,汗毛似乎瞬間都豎了起來,不由得立刻挺直了身子。
池上依舊坐在旁邊,沒有任何表示,仍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然而,這番被北原直接頂了回來,面部表情已經隱約有些不悅的神色。
北原隨即示意了一下宮川。宮川立刻打開了放在原告席旁邊的小行李匣。卻見里面裝著的正是一本又一本的潼關考略。北原從里面不斷地從行李匣內拿出一本本潼關考略,甩在桌上
“原告這里收集了學林閣出版的全部潼關考略版次。經過查看,所有版次均不存在下川點校中的筆誤。此可以明確得出,下川點較稿中的筆誤,卻系其獨特筆誤”
宇都宮看著這個裝滿著潼關考略的行李箱,已經有點不敢相信眼前的場面。這個北原難道難道已經預先判斷了我將會做出怎樣的反駁,乃至于甚至都已經準備好進行再反駁的材料。
難道難道我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北原望著面前的宇都宮,再度上前一步,似要把方才宇都宮長篇大論式的反駁,變本加厲地還給他一般。
“剛剛被告代理人說,下川的注釋內容不是純粹的轉引歷史文獻,就是單純的簡單事實敘述。并不具有任何的創作元素在其注釋之內。因此,構成雷同的情況,無可避免。而且,即使就算構成雷同,也不構成著作權法上的所謂抄襲或者剽竊。”
“被告代理人此處觀點,大謬矣盡管下川的確在諸多注釋中,確是只引用其他古籍的原文,但問題并不在于注釋的古文內容本身,而在于對這些古文引用的選擇”
“因此,盡管注釋的內容是古籍的原文引用。但是原告下川卻通過此種方式,重新構建了當時遣唐記的歷史狀況,為遣唐記里記載的各類人物的動機了獨屬于點校者的一種解釋。因此,這些被使用的史實亦產生了所謂的創作元素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