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朝日新聞的照片。”高須說道,“這幫記者,倒是動作非常快。馬上就把牧野農林化肥廠的工地給拍出了。距離開工日期,已經三年過去,為什么整整三年,都沒有施過工?”
“這點,我問過我弟弟了。”寺田開口道,“因為這座化肥廠最后的環保評估報告卡住了。化肥廠會產生氰化物,氮氨廢水。會對土壤和地下水產生較為嚴重的污染。因為是事后才發現這個工廠選址的土壤地質比較特殊,常規的防污染措施不一定能夠起效。所以,在最后的環保評估項目,一直被卡住。這是工廠沒有動工的原因。”
“關于環保問題的這些記錄,在當地的市政廳都能夠查到。”寺田補充道。
在這位總務大臣的講述下,事情完全呈現出一個不同的樣貌。江里子控訴的違規發放貸款行為并不存在。工廠的停工也完全是因為環保的評價報告沒有審核通過。一切都非常合理,足以自圓其說。
“那50億円的用途呢。”高須進一步追問道。
錢的下落是至關重要的。
既然工廠沒開工,那么貸款應該就是停留在銀行的賬上。只要錢還在,江里子的指控自然就不成立了。
“我弟弟告訴我,這筆錢拿去買銀行的一個理財計劃了。”寺田開口道,“當時因為工廠項目停頓下來,瑞穗銀行那邊的高管就介紹了一個理財項目給我弟弟,讓他投資。銀行那邊的說法就是,反正錢也是閑置,不如就拿去買固定收益的理財計劃。這些收益,還能反過來對沖掉貸款的利息成本,于是我弟弟就買了。”
“該不會買的是理財信托產品吧。”高須不放心道,“最近東京中央銀行被查的不就是因為一個信托項目嗎。”
聽到這句話,寺田立刻警惕地翻動起弟弟交給他的那個理財協議的文件。
隨后,他就看到了這個理財項目的細節。
“信……信托?”寺田不自覺地念了出來,“吉澤信托?”
只見得當初瑞穗銀行的一個高管推薦給他弟弟的,正是吉澤信托項目!!!
這一刻——
像是冥冥之中,有一根引線,在使不同的人命運進行交叉。
東京中央銀行之前陷入監管困境的,正是因為吉澤信托一案。這家大銀行被指責利用信托項目來掩蓋壞賬,最終牽扯出了西谷機電的300億円的不良貸款大案。
然而現在,江里子指控的總務大臣寺田,挪用銀行貸款作為他個人的競選獻金使用的丑聞,最終涉及到的,竟然也是吉澤信托。那50億円的下落,最終是進入了吉澤信托之內,到底流向何方,沒有人確切的知曉。
不同人的人生軌跡,在這一刻互相交錯——作為曾經操刀,率領金融廳最終追查吉澤信托項目的北原,或許將會與這個國家內閣的總務大臣寺田,產生意想不到的交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