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這個款項還有利息!”志賀說道,“當時談好的條件是,對于a證,日鋼這邊會替我們就利息部分擔保。也就是說,我們用a證從銀行那邊借到錢后,日鋼替我們承擔利息。”
“再之后,日鋼的這一操作,就成為了日常。先是兩個月的鋼材質量檢測,然后一直拖,拖到不能再拖之后,就發出a證給你。你就必須老老實實地等夠三個月,然后再用a證,去銀行換出現金。”
在志賀的講述下,這樣一套操作模式,展現出來。
眾人都被日鋼的這套手法,感到驚訝。
這套模式簡直是將現金流壓榨到了極致。
這意味著日鋼的賬期實際上可以拖將近八個月。
想想看,你為企業干了八個月,才能拿到錢,這會是一種什么感受。
“后來我們沒想到,問題就出在了a證的利息上。”志賀說道,“本來,當初說好的是日鋼承擔利息。但是,這些銀行根本沒向日鋼追索,而是向我們追索。要知道,我們用了很多的a證,上面的利息是一直在不斷計算的,債務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等到銀行真正追到我們頭上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這根本是一個填不上的巨大窟窿。”
“所以說,這就是日鋼對你們的負債,要遠遠超過你們企業規模的原因嗎。”北原問道。
志賀點了點頭。
“是的。在a證從銀行換錢的時候,銀行會出一個所謂的‘保理合同’叫我們簽署。上面有寫明,如果日后我們承擔了銀行的追索,那么我們就可以向日鋼討回來。所以,日鋼對我們欠了這么多債。”
“而類似的情況,上百家承包商都是如此。”志賀進一步說道。
“像是這種情況,我們的企業真的沒辦法頂住了,我們要么停產,要么利用車間的設備,生產屬于我們自己的鋼材,然后拿出去轉賣。否則,我們根本撐不住。”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志賀的聲音中帶了些許哭腔,“我們又遇到了日鋼的工會問題。那一天,日鋼內部的工會成員直接出現在我們面前,說我們引進外部的工人在日鋼的廠區內生產,是侵犯了他們的勞動權益。”
“我根本不知道,這種事還會招惹到工會。當時,我的企業就靠每天從日鋼的車間里產出的自用鋼材來勉強維持周轉了。工會要求我們停產,我們真的做不到。于是,工會的成員就強行將我們的自用鋼材給運走!我們根本是攔也攔不住!”
“那個時候,我真的是跪下來求工會的成員。我和他們說,我也曾經是這個工廠的工人,這些鋼材都是我們自己請的工人,自己引進的設備生產出來的,請求他們不要運走。但是,他們糾集了很多人,硬生生地就是把我們的自用鋼材給拖走了!”
“真的……真的……北原律師,我的企業被徹底壓垮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