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案件的策略
面對宮川的問題,北原沒有直接回答。
相反,北原說道:
“日鋼的財務困境,恐怕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艱難許多。像日鋼發行的這種債務a證,恐怕都是以表外形式存在,根本沒有記載到資產負債表中。”
“要想贏,我們首先需要摸清楚日鋼大概的底。”北原隨后看向了宮川,“我們必須要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虎視眈眈地盯著日鋼這塊肉。”
丹羽又想起了之前產研企業的那份資料。
財務困難的日鋼,卻可以輕而易舉地對外支付出大筆的研發費用。
這家企業里面,究竟是有多少人,想把企業的財產掏進自己的腰包里。
“具體來說,我們必須整理出日鋼的債權人大致分為幾類。”北原說道,“有銀行、債券持有者、優先股股東、供應商、車間承包商、還有工會。他們對日鋼的潛在債權規模大致是多少,我們需要形成一個基本的估算。”
“這可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啊。”丹羽感嘆道,“這只能夠從公司的財務報表還有那些上百頁的附注里,一個個尋找信息,推斷還原出來了。”
“除了剛才我說的以外——”北原繼續道,“稅務局、還有市政廳,也都有可能是日鋼的債權人。稅務局就不必說了。市政廳那邊可能有兩塊,一塊是補貼需要追回來,還有另一塊是日鋼的工廠土地,可能會收回來。”
僅是短短幾段話,北原就已經將這個案件的主要對手給勾勒出來。
從銀行到債券持有者,從供應商到市政廳。
這些機構和團體,都浮現在眼前。
光是聽著,丹羽和宮川就覺得有很大壓力。想想看,如果你想要追回債權的話,可是要面對這一大幫人。
“那么作為車間承包商的志賀,應該如何行動?”丹羽也忍不住問道。
“道理很簡單,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北原不由得蔑笑了一聲。
“這個意思是?”
“在這所有的群體里——”北原說道,“你會發現車間承包商,是唯一一個不害怕日鋼進行破產清算的群體。銀行、債券持有者、優先股股東,這些就不必說了。如果日鋼進行破產清算的話,他們是資產受到最大損害的人。”
“工會同樣不希望看到日鋼破產。畢竟,如果日鋼破產了,數以萬計的產業工人失業,我相信工會也不會樂于看到。”
“至于稅務局,還有市政廳就更不必說了。日鋼能夠好好的活著,每一天都是在給它創造收入。”
“在所有的群體里,只有車間承包商無所謂。”北原繼續道,“日鋼倒下了,毋寧說,他們能夠從那套扭曲的供應鏈體系中掙脫出來。至于說債權方面,車間承包商本來就預料到他們的債權很難實現,無論日鋼破產,還是不破產,都對他們的債權影響甚微。”
“所以,志賀為代表的車間承包商,是光腳的一方。而在這個牌桌上的其他人,都是穿鞋的一方。這就是我們可能存在勝利的契機。”
這位年輕的男律師,對整個案件進行復雜的拆解。
只是轉瞬之間,就干凈利落地將思路擺在面前。
“更進一步說,在這案件中,我們需要做的有兩件事。”
“哪兩件?”宮川馬上追問道。
“第一件,就是剛才我列出來的這些債權人主體。”北原說道,“我們必須要想辦法,能夠從他們的手上,搶到一點屬于我們當事人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