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法官一聲令下,日鋼的谷本律師率先站起反駁。他手上拿著一疊厚厚的資料,開口道:“就債權人申請破產而言,在法律上必須存在到期債務。但是,我們日鋼未給付承包商結算款項是有原因的。”
“車間承包商生產大量鋼材都存在質量問題,為此我們特地制作整理了資料供法庭參閱。”谷本開口道,“這些質量問題大都可以分為三類,包括表面缺陷、內部缺陷和外形尺寸缺陷。”
“就表面缺陷而言,承包商的大量鋼材,存在表面裂紋、重皮、飛邊、毛刺、凹陷,同時還有刮痕。內部缺陷方面,則存在中心偏析,包括呈現深暗斑點,此外鋼材內部還出現孔隙疏松,并且還有金屬、非金屬成分夾雜、有縮孔和氣泡問題。”
“在外形尺寸上,則有尺寸起差,包括長度、直徑、正負公差、修磨深度等,均不符合訂單要求。在橢圓度、彎曲度方面外也不符合規格要求。我們專門梳理了一百多項剛才質量缺陷的材料,整理成冊。”
谷本的打法,同那天在日鋼總部與北原的見面一樣。
只要咬死是因為鋼材質量問題,那么這就是貨物糾紛,就不能夠確認這些車間承包商對日鋼享有到期債權。
而且,在那一天,這位北原律師也主動暴露了許多抗辯理由,比如鋼材一些生產劑、清潔劑是日鋼提供的、鋼材不是在承包車間取樣的。對于這些北原此前提到過的理由,谷本都做了充分準備。
只要這個北原給出在那一天同樣的回答,自己就能夠迎頭痛擊!!
谷本開場的答辯,是一個難以回應的意見。
如果真的同對方糾纏起鋼材質量有沒有問題,去一項項反駁的話,那就真的把一個破產申請變成了一個貨物質量糾紛的案件。
“裁判長。”北原起身,也同樣拿出著一本材料,“我手上這份是一百多家車間承包商同日鋼的商務郵件的往來。方才,日鋼就鋼材質量提出了這么多問題,那么我們也有一個簡單的問題想要問日鋼。”
“為什么直到現在才提出鋼材的質量問題?”
一個無比簡單的問題。
但是,直指問題的核心。
“我們車間承包商生產的鋼材,直接就在工廠區進行交貨。”北原道,“鋼材有什么問題,基本上就能當場進行檢驗。好吧,就算你們不能當場檢驗,但是承包合同中載明驗貨的時間是十四天,為什么你們不在十四天之內提出異議,而是要拖到現在才提出鋼材的質量問題?”
北原開始一連串的反問。
“我想請諸位法官思考日鋼的抗辯究竟是不是合理。在這么多家車間承包商中,有些企業的貨款已被拖欠兩到三年之久。而現在才拿交付的鋼材有質量問題說事,是不是太過于反常了。這是不是更加能夠印證,作為的鋼材質量問題,其實只是日鋼拖欠付款的借口!”
北原陳述的最后落腳點——
不是鋼材質量沒問題。
而是鋼材質量是日鋼拖欠款項的借口。
直指對方的真實目的是要把水給攪渾。
出乎谷本的意料,他沒想到這位年輕的律師的,居然完全沒有上自己的道,同自己爭辯鋼材的質量問題。
旁邊的玉城律師,隨即站起。這位中年女性,雖是女人,但是氣場上完全不輸給在場的男律師,甚至要更加具有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