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叫做北原的律師!!”會議室內,總務大臣寺田狠狠地罵了一句。在場的高層,都沒有想到一位車間承包商的律師,居然……居然能夠攪動這么大的風云。
也就是在這一天,北原這個名字,被這位內閣大臣,還有會議室里的高管們,包括日鋼的董事長柴田、未來空間首席官島美穗,這些有著響當當名頭的企業家,也都記住了北原的名字。
雖然他們沒有見過這位律師,也并不知道這位律師是一個如此年輕的人,但是他們都對他的這套做法,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竟然利用海外破產制度!
總務大臣寺田自然極不喜歡這套做法的。因為這樣一來,這個北原律師相當于是在拿整個日鋼的資產在進行冒險。如果一旦海外法院先做出了破產宣告,那么東洋的裁判所也就失去了主導權,這一百多家車間承包商,也將不能夠討到什么好果子吃。
“有沒有什么辦法?”會議室內,寺田還沒有完全放棄。
然而,迎接他的是整個律師團隊的沉默。
谷本、玉城、安部三位大律師,都沒有想到破解之道。這三位破產領域的專家,竟然被這樣一個年輕人逼到了這種地步。
另一些還不甘心的企業高層也相繼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應對方案,但最終都因為律師團隊提出無法操作,而失敗告終。
終于,日鋼承認了這個慘淡的事實。
他們輸了。
至少在阻止破產宣告,這一個環節上輸了。
當晚,日鋼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確認收到三十七個海外法院的破產申請通知,海外資產面臨清盤的可能性。這份公告,無異于是擊倒日鋼這個龐然大物的子彈。
在發布公告的當晚,日鋼在海外證券市場以存托形式發行的海外股票,在開盤20分鐘內暴跌80%,境外美元債券跌去將近90%的價值。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這突然的變故,竟然發生的那么快。
如此多的海外法院都對日鋼清盤程序進行審查。這一下子就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動蕩。究竟哪一家法院會成為日鋼破產宣告的第一家法院。如果破產管轄法院出現了混亂的話,那么即使日鋼后期想要進行重整,都很麻煩,幾乎無法改變被解體的命運。
東京高等裁判所自然也是關注到了日鋼的公告。這一位位大法官立刻召集了會議,進行緊急研究,他們也沒有想到會有這種情況的發生。
自然,這些大法官們都留意到了跨境破產的效力問題。在大法官之間,形成了兩派意見。一派是強硬派,認為東洋的司法節奏不應該受到海外法院的影響。持強硬態度的大法官們認為,東京高等裁判所在目前情況下,應當對日鋼的海外資產發出臨時命令,將資產進行查封,將查封的權利首先控制在東洋的法院之下,隨后再根據審理的節奏,是否決定進行宣布破產。
簡單而言,強硬派的做法就是先查封,然后再慢慢審案件。
另一派則是速戰派。持速戰的觀點的法官,則是采取偏實用主義的立場。他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裁判所別無選擇,只能夠搶先一步宣布破產。如果東洋法院這邊再繼續拖下去,那么日后東洋的法院命令與海外法院的命令產生抵觸時,會產生及其復雜的跨國司法問題,這對于解決日鋼的問題,只會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