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叫做北原的律師,是真的要把他們往死里整!!
“這五百多份合同,大致可以分成如幾類行為。”北原繼續道:
“日鋼,首先利用研發費用名目,在沒有實際研發活動的情況下,將企業大量資金無償支付出去。”
“去年京都大學的產研企業腐敗丑聞,想必在座諸位都已經知曉。大量產研企業連實際辦公地址都沒有,卻領取了大量的科研補貼,開支了諸多產研企業成立的投資初始資金。”
“而日鋼的研發費用,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都與京都大學腐敗的產研企業有關!!!”
北原的聲音回響在法庭之上。
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日鋼案件竟然還會牽涉到之前京都大學的產研企業丑聞!
居然有這層關系!
北原拿著材料,“日鋼與產研企業簽署的研發合同,都未有實際交付成果,且在進度未滿足付款條件的情況,日鋼均主動,大金額支付開發費用。明顯違背常理!”
“例如k283號開發合同約定,日鋼委托深海技術有限會社,開發適用于海底隧道的耐腐蝕合金材料。其中,合同約定的付款條件分批次按實驗數據進行給付。但是,實際履行合同情況是,該會社僅交付一次粗糙的實驗數據,日鋼就主動支付了超過70%的開發費用。其中,甚至連合金樣本都沒有交付!!”
北原說出來的事實如同震撼彈。
竟然連合金樣本都沒有的情況下,就支付了超過70%的研發費用。
不用想都知道,這里面必然存在著,大量的腐敗行為。
“再比如,k56793號研發合同。日鋼要求開發一套使用于鋼爐的特制通風系統。按照研發合同,只有該套特制通風系統實地進行安裝,并測試效果良好之后,才能夠支付65%的款項。”
“然而,在通風系統連效果圖、圖紙、模型文件、規格等必備材料都沒有的情況下,日鋼竟然仍然支付了65%的款項!”
“類似情況不勝枚舉。總計有135份研發合同存在此類弄虛作假的情況!這些都構成了對日鋼的資產轉移。因此,我們請求法院撤銷這些研發合同,追回日鋼損失的資金!”
法庭上,北原抖落出來的這些研發費用的腐敗丑聞,觸目驚心。
不少日鋼高管都有些心虛地低下了頭。
“請繼續。”大野努法官說道。
“裁判長。”玉城律師突然舉手道。
“怎么。”
“我想就北原律師剛才說的,進行補充。”
“好的。”
玉城隨即站起來說道,“方才北原律師提及的這些研發費用的問題,我想請法庭注意兩點。第一,技術研發是不一定會有結果的事情。在界定這些開發合同,是否無償地將日鋼的財產給對外轉移,是困難的。如果說,科研必須要有結果才算數,那么這個世界上,就不會再有人去從事艱深的科研領域。”
“其次,技術開發是一件難以預料的事情。在開發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想象不到的情況。比如說,實驗室條件可能不夠,需要購買新的設備等等。這些都需要新的追加資金的投入。日鋼的付款不能夠被隨意定義為是無償將資金撥給產研企業。”
“因此,北原律師剛才的陳述是不公正的,沒有能夠客觀、全面的揭示出企業實際從事技術開發的全貌。”
玉城開始反駁起北原的話。
然而,大野努法官皺起了眉頭,忍不住開口打斷道:
“玉城律師。我想明確一下,你不是坐在原告席上嗎。你這番話,是在答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