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不僅僅找了商社、銀行。總務大臣寺田甚至還去拜見了東京高等裁判所的法官。說是拜見,但其實也是施加壓力。寺田本來就對東京高等裁判所,擅自啟動對日鋼的破產程序,感到極為不滿。
在見面中,他也直接將這種不滿,全部傾瀉出來。裁判所雖然是獨立行使審判權的機構,但是,若說一點壓力也感覺不到,這是不可能的。
法官們也了解到日鋼工會發起大罷工的消息——特別是還引起了的東京環高速路段的大堵塞。這樣一來的,法官也知道他們,無法再輕易地作出判決,必須要考慮他們的判決對現實各方可能產生影響之后的反應。
裁判所這邊在感受到了壓力之后,也向內閣作出了暗示。只要有合適的方案,裁判所這邊就愿意將破產程序,轉為重整程序。
日鋼的債權人會議此時也已經組建完畢。總務大臣寺田,果斷重拳出擊。在債權人會議第一次召開時,直接就率領工作組進駐,債權人會議現場。這些工作組中有公職律師、各個監管機構的人員。
工作組這邊給出了一個極為強勢的方案。債權人必須放棄他們大部分的債權,轉為持有日鋼的股份。未獲得轉換的債權,則在五年之后,日鋼才進行逐步償還。
這是對一個小型債權人及其不友好的方案。
向銀行那些大機構自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對于像日鋼的車間承包商、供應商等等,這樣的重整方案簡直就是完全犧牲了他們的利益。不僅僅要放棄大部分債權。并且,真正拿到現金,也是五年之后。這些小企業,根本等不了這么久。
可是,反對又有什么用呢?
小企業的債權比例還是處在劣勢的。
在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的時候,北原、宮川、丹羽等人也在現場。
當宮川看到內閣大臣進駐的工作組成員,都是趾高氣揚的模樣時,她就感覺到不適了。隨后,工作組在債權會議上拋出的重組方案,更是令她難以接受。這簡直就像是在光天化日下進行搶劫。
內閣的工作組也直接明說了——
這個重整方案必須通過。
沒有任何妥協和修改的余地。
內閣必須要拯救日鋼。
他們不能夠坐視日鋼就這樣真的走向破產的。
工作組明示、暗示,如果不同通過這個重整方案,在場的債權人就會有麻煩。
當宮川在現場看到他們竟然用著這么粗鄙的語言和方式,在強迫人進行同意時,她差一點就要站起來,大聲罵他們。
車間承包商和供應商們加起來的債權比例,不到20%。
根本無法和銀行之類的大債權人進行抗衡。
這一重整方案的通過幾乎是板上釘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