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日鋼的礦山資產中,含有稀土資源,這一重大的消息,究竟還能夠再瞞多久?!哪怕組織下了大力氣封鎖,肯定也會有走漏的一天。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候,每一個債權人都在用放大鏡盯著日鋼的每一項資產,看還有沒有什么未發現的價值。
稀土資源的消息,估計再瞞多一陣,就會泄露了!!
日鋼總部大樓當晚,所有起草重整方案的律師、會計師都被被迫通宵達旦,迅速厘清這起取回權訴訟的影響。
車間承包商訴請的第一部分,是收回生產設備和生產線。重整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處置產能利用率不高的生產線。現在正逢美利堅加征關稅,有不少鋼鐵企業都考慮在美洲本土進行建廠。
那么,日鋼這些冗余的生產設備、生產線,正好可以賣給這些想要在美洲本土建廠的企業,收回部分資金。
然而,現在這個訴請完全打亂了這個計劃。日鋼的大部分自有設備都是比較老舊的,經過折舊后,設備的殘值其實不多。近年來,比較新的設備,都是車間承包商引進的。
其次,就是取回現金這部分。
這也是這個訴訟中,爭議最大的部分。
也即對“貨幣”行使取回權。
這在過往的取回權訴訟中是沒有先例的存在。
一般而言,取回的對象都是生產設備、原材料等等。例如,電信企業將自己的服務器出租給算力企業。倘若算力企業破產,那么電信企業就可以行使取回權,取回服務器。
然而,現在取回的對象是“現金”。
在民事法律中,有這樣一條法律原則——
貨幣只要一轉移,所有權也隨之轉移。
你借給了朋友一萬円。你只能讓朋友還一萬円,而不是歸還當初你給朋友的那張一萬円紙幣。
如果貨幣轉移,貨幣的所有權卻沒一起轉移,那就會造成很大的混亂。
同樣的原則,適用在日鋼上的話——
那就是日鋼并沒有把這些款項支付給承包商、供應商,因此,這些資金的所有權仍然屬于日鋼,車間承包商并不具備行使取回權的法律依據。
不管怎么說,北原已經拋出了一個極為棘手的法律問題。
日鋼各方的高層,都極為緊張的關注著這起新到來的訴訟。如果這個胡攪蠻纏的律師,真的贏了的話,那么內閣工作組的重整方案受挫,這將會是對現任內閣的一次威望打擊。本來總務大臣寺田就因為江里子事件,身陷風波,重整方案若再受挫的話,將徹底終結寺田的議員生涯。
工會在得知取回權訴訟之后,同樣憤怒。富山干事當然是不可能同意車間承包商將工廠的設備拆掉運回的。其他破產企業的工會,也同樣高度關注日鋼破產案件的進展。如果取回權真的成為一條途徑,這將對保障破產企業的工人權益,極為不利。
交易各方都關注著日鋼破產案件的進展。
日鋼破產案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它自身。每一個利益攸關方,都在關注著他們自身的利益目標,更甚于日鋼本身。
東京高等裁判所很快啟動了對取回權一案的庭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