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失敗的風險。
這簡直是板上釘釘的賺錢項目。
北原聽著坂上的話語,臉上浮現出了復雜的神色。因為,他的耳邊,回響起了幾個小時以前,他和寺田的談話。談話的內容,正是金融與螞蟻。
這位年輕男律師的開口打斷了三澄的遐想。
“你憑什么斷定,以后養殖會社能有足夠的錢,來回購你的螞蟻呢。”
很短的一句話。
卻直擊要害。
三澄也一下懵了。
但是,不服輸的性格,讓三澄繼續開口道:
“可是,螞蟻的數目變多了呀。養殖會社買回來,總歸是有錢賺的呀。”
“如果以后漢方藥不流行了呢,沒人去喝螞蟻泡的藥酒呢。或者,讓我說得再赤裸一些。假如養殖會社,拿了你最初購買螞蟻的錢,然后跑了呢。”
霎那間,房間陷入了沉默。
像是一個虛幻的氣球,被北原的一番話給刺破。
接著,丹羽開口道:
“不過,這個養殖會社挺正規的。聽說,背后運作的是一位叫做麻生的人。他可是東洋銀行的前官員。有這樣的一位人物作背書,又有什么好怕呢?而且螞蟻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養殖會社要回購,也是白紙黑字寫進購買螞蟻合同里的。這比投資什么股票、債權,不靠譜得多嗎?!”
麻生的名字,回響在房間之內。
北原沒想到麻生一手釀成的地區性的金融暴雷事件,也已經席卷到了自己這間小小的公寓房間。
沒有錯——
寺田對北原說的螞蟻。
就與三澄方才所說的如出一轍。
這就是麻生募集資金的手段。
用螞蟻來募集。
以回購繁殖后的螞蟻為誘餌,號召人們出資購買。
這股風潮其實悄然已在東京興起多時。
許多中老年人,都是花了重金買了螞蟻。
就連年輕人都不例外。
年輕人們也在社交媒體上曬起了他們養的螞蟻。
麻生在離職之后,創立金融會社。誰都想象不到,一位金融天才,竟然能夠在螞蟻身上做起了文章。往日并不起眼的生物,在金融天才的運作之下,竟然變成了搖錢樹。無數的人們趨之若鶩,購入螞蟻。
這些市民心中的欲望,被麻生的金融運作,放大了上萬倍。
想想看。
螞蟻繁殖周期也就三個月左右。
這就意味著,三個月的周期,養殖會社就能以25%到50%的溢價回購螞蟻。
而一年下來,相當于你的本金最高能夠翻兩倍。
這是什么樣驚人的利潤率!!
在不計復利的情況下,都有200%的利潤!!
瘋狂!
任何人都會為之瘋狂!
這就是那位金融天才,麻生的手筆。
一個喚醒人們心中貪欲的天才!
麻生!!
北原看著公寓的玻璃箱,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螞蟻!!
螞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