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現代科學方法是怎么做的呢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物質,本質上是質子數的不同而已。
就像水銀是80個質子,黃金是79個質子,氧氣質子數是8。
理論上來說,只要從水銀之中拿掉一個質子,就可以將全部水銀變成了黃金了。
這就是現代煉金術,是可以真正可以做到的事情。
所以說想要點石成金,水銀很真的是最合適的材料。
畢竟水銀和黃金的質子數只相差1而已。
如果使用別的金屬元素,需要拿出來的質子就不是一個了。
當時科學家也非常好奇,這到底是一種巧合還是什么。
為什么古人知道水銀可以變成黃金。
不過將1克水銀變成1克黃金所需要的金錢,已經超出了1克黃金本身價值了。
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當年古人怎么知道水銀可以變成黃金的
葉真緊接著說道“這地宮里面的水銀河海,還在時時刻刻都在流動。
一直動了兩千多年,這簡直就像是永動機一樣。
并且當年的考古人員,還真的從探測的數據之中發現。
在地宮里面,的確有一個物體在水銀里面移動。
這大概率就是秦始皇的棺槨了。
所以歷史上有人說秦始皇死了之后,在地宮里面一直跟隨著水銀河流在巡視自己的帝國。
這不是空穴來風的話。
最后就是秦始皇陵墓里的照明了,使用人魚的魚油,制造的長明燈。
可以一直不熄滅。
這都已經違背物理常識了,哪里會有不滅的燈呢
就算真的有人魚的魚油,大概也是無法做到的,畢竟這里面可沒有那么多氧氣去助燃。
不過說到這照明,另外一個奇特的地方就在于那一些兵馬俑。
這一些兵馬俑其實是埋在深坑里面的。
不像我們現在露天可以看到的,可是在深坑里面。
當時照明的工具可是需要火把的啊。
在里面漆黑一片,想要將這一些精心弄好的兵馬俑放置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當時的古人到底是怎么在漆黑的坑洞里面將這一些兵馬俑放置好的。
要知道,在挖掘過程中,可沒有看到使用火把的跡象。
因為火把的燃燒必然會留下燃燒的痕跡。
可是在坑洞里面和兵馬俑身上,都沒有看到過被火把熏過的痕跡。”
葉真這樣一說,大家也好奇,當時的古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因為這兵馬俑坑是埋藏在地上的,事先挖好一個坑洞之后。
才將這兵馬俑一個個放好在里面。
如果沒有照明設備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其實這也是一些考古學家所疑惑的事情。
這坑洞到底是如何做到在漆黑的環境里面一個個放置好這一些兵馬俑的。
當時的照明只有火把啊。
不像現代一樣,可以有電燈這東西。
可是有人想起來了,之前葉真在第一期節目里面說過的內容。
“是燃石當年秦始皇不是遇到了那宛渠國神人嗎”
“我記起來了,所以說這是用燃石做到的”
及夜,燃石以繼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則碎,狀如粟,一粒輝映一堂。
這就是當時葉真所說的內容。
葉真笑著說道“顯然一些老觀眾想到了。
沒錯,當年秦始皇見到那宛渠國人的時候。
提到了一種叫做燃石的東西,可以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