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到葉真開始細聲的味道來。
“這凌家灘的遺址,和之前的一些遺址挖掘是一樣的。”
“同樣是農民耕地翻土的過程中。
有人發現在土地里面挖出來了一些石器和碎玉。
他們當地的人說,這東西不吉利啊。
是古時候的人用來陪葬的東西。
大家也是知道,這農村里的人都是相對比較迷信一點的。
所以當時一些農民挖到這東西之后,都是將這一些玉器丟棄在一旁的。
并且是非常嫌棄的模樣。”
怎么說這都是死人的東西,算是冥器了。
在大家眼里這一些都是不吉利的東西。
好像很多的
“可是最近的一些年里。
居然有人過來收這一些平時沒人要的玉器了。
這也是偶然有收古董的人來到他們村里。
想要看看這一些農村里有沒有一些好寶貝撿漏。
其實這在古玩界里也算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了。
因為我國的歷史非常悠久。
很多人家里祖上都是曾經闊過的,不是當官就是從皇宮里做過事情的。
所以一些人家里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老一輩傳下來的東西。
這一些老人并不知道古董什么的。
所以一些古董商販就看中了這一點。
經常去農村鄉下等地方去轉悠一圈。
一開始還真的給他們這一些人掏到一些真正的寶貝。
就是俗話說的撿漏,像一些碗、花瓶和錢幣什么的都有。
用一種極低的價格向村民收購。
一開始村民不知道啊,因為有時候一千幾百塊就可以將東西買下來了。
這對于農民來說可是非常多的一筆錢了,比他們累死累活干一年農活好多了。
只要交易過一次,一些其余的農民都會去自己家里翻找起來。
看看有沒有老物件,去讓別人看看,能不能賣一點錢。
這凌家灘遺址的玉石也是這樣被發現的。
后來有人就發現這一些玉石不得了,是寶貝。
就上報給了當地的文化站站長知道。”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說一個趣事了。
后來因為很多人都知道下鄉去有可能會收到好東西。
一些其余的古董商販也去模仿。
一些村民就學精了,先讓那一些古董商販看看。
看他們在一堆老物件里面想要買什么東西。
因為村民自己是不知道哪一些值錢,哪一些不值錢的。
所以就把這一些古董商販當做是工具人了。
讓他們鑒別出來哪一些是值錢的東西。
然后等對方開價,但是他們卻不賣。
反而是將東西藏起來,拿到鎮上或者是其它地方。
直接貨比三家,然后才將東西賣出去。
這就是一些聰明的農民了。
還有一些人也是看準了那一些古董商販的心理。
他們是專門造假的人,專門是偽造古董。
他們怎么做呢直接將偽造出來的古董放到那一些村民的家里。
讓村民假裝這是家里挖出來的,或者是祖傳下來的。
專門就是欺騙那一些過來鄉下收古董的商販。
這樣的人不得不說是天才。
這樣一弄之后,一開始下鄉是可以簡陋的,現在只能是靠眼力了。
也就沒有優勢了。
“當年那文化站站長很快就聯系到了上級。
上面直接是派遣了一隊考古隊員過來這里。
他們發現這里的確是出土了一些石器和陶片。
并且這一些石器一看就是非常古老的東西。
考古隊見過鑒定之后,確認這一些東西都是新石器時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