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能夠很好的解釋了,葉真為什么會在這里出現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這一些年我到處行走,看不同的風土人情。”
葉真隨意的一句話讓孔子眼眸大發光芒。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好好好”孔子聽到了葉真這一句話,不由得拍手叫好。
葉真是現代人,這一些名人名言對于葉真來說是信手拈來。
可是對于這個時代的孔子來說。
春秋時期還是處于百家爭鳴的時代。
所以這明朝董其昌的話,孔子當然是沒有聽過。
“我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琴牢你所說的。”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孔子仔細琢磨葉真這短短一句話。
葉真也沒有想到,孔子居然會如此入神。
“你和我的其余弟子都不一樣,琴牢。”
“恐怕,你是僅次于顏回,不,有可能是比顏回更加了不起。”孔子贊揚著葉真。
看葉真也是越來越順眼。
有這樣一名學生,孔子怎么會不開心呢
孔子和葉真兩人交流完了之后,從樹林里出來了。
其實這樣的師徒交流,很經常發生。
“老師。”子貢向孔子作揖道“弟子想過了,現在唯一可以解決的辦法就是我去到楚國,勸說楚國的國君出兵來解救莪們。”
孔子頗為滿意的聽著子貢的提議,“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子貢低頭道“老師,請你再忍耐幾天,我必定會勸說楚國出兵的。”
子貢袖子一甩,就立馬離開了這里。
這就是孔子想要得到的效果。
看看自己的弟子在這樣的絕境和困境當中,到底會做出怎么樣的抉擇。
會爆發出來怎么樣的潛力。
“顏回大師兄回來了”
“大師兄回來了嗎”
“大師兄找到食物了嗎”
顏回,日后的十哲之首,也是孔子一生之中最喜歡的弟子。
也是孔子最為滿意的弟子。
要說孔子稱贊哪個學生最多,那必然是顏回了。
并且顏回是孔子所有的學生里,唯二可以封圣的存在。
被日后的大家稱為復圣。
另外一名,同樣是十哲之一的曾子。
曾子被稱為宗圣。
所以孔子教導出來了兩名圣人。
顏回背著一袋糧食回來了,“老師,我借到糧食了。”
顏回居然可以在這絕境的地方,向別處討要到一大袋糧食。
這無疑是奇跡一般的能力。
孔子滿意的點點頭,“去把糧食煮了,分給大家吃吧。”
顏回應聲回答道“是,老師。”
子路就和顏回去煮米了。
顏回這是好不容易才帶回來了一石米。
一石,相當于是現在的120斤。
看起來好像很多,可是架不住孔子和他的學生人也多啊。
這一石米堅持不了多久的。
不過有了一石米,也是解了現在的燃眉之急。
顏回和子路兩人身為師兄,當然是肩負起煮飯的責任。
子路生火做飯,顏回就在那里看著火候。
“大師兄,你在這里看火吧。”子路起身,“我再去弄一點柴回來。”
“你去吧。”顏回回答。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