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是巧合的話。
為什么不是發生其余的病痛。
偏偏是瞎了呢?
觀眾也沒有想到,下去調查的人員居然真的瞎了。
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
“應該是巧合吧,不會真的有詛咒這東西吧。”
“就是啊,應該就是巧合而已。”
“但如果是巧合的話,為什么當地擁有那本《黑暗傳》的村民瞎了。”
“去深入調查的研究人員也瞎了?”
雖然這概率很小,但也不是沒有可能。
只是葉真搖搖頭。
“大家可能還想要僥幸的說,這可能只是巧合而已。
問題是后來派去的調查人員。
他們想的是,既然這一條村子會有這樣一本《黑暗傳》。
那在村子周圍,是不是還有類似的東西。
或許有更加完整和其余版本的《黑暗傳》。
他們就在周圍的村子開始走訪。
果然讓他們收集到了其余的《黑暗傳》。
一些當地村民的手里,果然還有另外的《黑暗傳》。
都是說祖上在紅毛野人的洞穴里找到的這一本《黑暗傳》。
然后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并且還伴隨著古老的唱腔一并流傳下來。
這對于民俗研究學者來說,如獲至寶。
他們就想要聽一聽《黑暗傳》到底是如何吟唱的。
就像我們現在學習的《詩經》、《楚辭》、《樂府詩集》等等。
其實在當年都是用來唱的,還有一些詞牌名也是可以用來唱的。
只不過當年的曲已經失傳了,留下來的只有歌詞。
只不過我們后世也想著復刻出這樣的東西來。
蘇軾的《水調歌頭》就是可以唱的。
后來王菲就唱過以《水調歌頭》為詞創作出來的現代歌曲。
唐詩宋詞元曲。
《黑暗傳》也是如此,擁有特殊的腔調和唱法。
當時第二批研究人員去村子里尋找還會《黑暗傳》唱法的老人。
可是他們走遍了許多村子,都沒有找到。
最后他們在一個大村子里,找到了一名上了九十歲的老人。
根據當地村民說,如果誰還會這古老唱腔的話。
那就只有村子里最老的那一位老人了吧。
第二批研究人員找到那位老人的時候。
老人同樣是失明的。
只不過他們都覺得是巧合。
因為老人只要上了年紀以后,眼睛多多少少都會有問題。
什么青光眼、白內障、飛蚊癥、老花眼等等。
所以一開始他們也沒有多想。
那九十多歲的老人,的確會《黑暗傳》的特殊唱法。”
說到這里,葉真給大家播放了一段。
“這就是當年研究人員,用錄音機錄下來的。”
在觀看節目的觀眾一聽。
這不就是預告里的背景音樂嗎?
只不過當時大家看預告的時候。
只有背景音樂,現在葉真播放的,是帶有歌詞的。
一股古樸、蒼老、悲涼的感覺油然而生。
大家都感覺到了那一種原始的氣息。
短短的一段,能夠讓許多人感覺到了洪荒和蒼茫。
一些研究音樂戲曲方面的。
他們在這短短的一段里面聽到了一種戲曲的味道。
只不過是更為粗糙而已。
就像昆曲、京劇、秦腔、粵劇等等戲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