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藍星從誕生到現在。
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所有人類同時閉上了眼睛。
從人類誕生之初,嬰兒就睜開眼睛來觀察這一個世界。
最初的猿猴,也是因為好奇。
抬頭看向了無邊的星空。
所有的一切,我們人類都是依靠眼睛去觀察。
觀察這一個世界的一切。
所有鳥魚蟲,世界萬物。
也有了那經典的說法。
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山。
再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一切都是通過肉眼的觀察來達成。
當初的朱熹,也是通過看竹子。
得出格物致知,從而窮理。
一切的一切都是來源于我們對萬物的觀察。
巧合的是,在現代科學里。
最為玄妙的量子力學里也有類似的理論。
那就是觀察者效應。
比如說在都市傳說里傳得玄之又玄的雙縫干涉實驗。
這一個實驗,很好的說明了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葉真在節目里也都說過。
簡單來說就是觀察者效應。
意識是可以影響到物質的,也就是可以干涉到現實的物質世界。
當你觀察光子的時候。
最后的實驗結果和沒人看的時候。
會截然不同。
用學術一點話來說。
當不觀測時,電子會以波的形式穿過兩條狹縫,形成干涉條紋,表現出波動性。
而當觀察者安裝觀察設備試圖確定電子通過哪個狹縫時,干涉條紋消失,電子只穿過一條縫隙,表現出粒子性。
這種觀察者的存在與否影響實驗結果的現象,被稱為雙縫干涉實驗的觀察者效應。
至今為止,這現象都沒有一個統一大家都認可的說法。
用哥本哈根學派解釋:觀察前粒子處于所有可能狀態的疊加態,觀察導致波函數坍縮,粒子選擇確定狀態。
哥本哈根學派,是由玻恩、海森堡、泡利以及狄拉克等人成立的草。
該學派對量子力學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其解釋被稱為量子力學的“正統解釋”。
有一點像是什么呢學閥。
但是另外一個科學家就提出了反駁他們學派的說法。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薛定諤。
大家應該都聽過薛定諤的貓。
這就是薛定諤提出來,反駁哥本哈根學派的思想實驗。
如果不打開箱子的話。
里面的貓貓就處于一種死和生的疊加狀態。
又死又生。
但顯然現實世界里并不存在這樣的貓。
所以就有另外一個說法了。
多世界理論:每次觀察導致世界分裂成多個平行宇宙,每個宇宙中粒子狀態不同。
也就是我們每一次觀察和選擇都會導致不同的世界誕生。
這就是所謂平行宇宙。
葉真就是根據以上的一些理論。
想出來這一個方法。
當所有觀察者都消失的話。
世界會變成怎么樣
有笛卡爾所說的,我思故我在。
當年愛因斯坦惟一不理解和無法承認的就是量子力學。
聰明如愛因斯坦,也會有不理解和無法解釋的東西。
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會擲骰子。
愛因斯坦問波爾:“你真的相信,當沒人看月亮時,它就不在那里嗎”
波爾回答:“你能給我一個反證嗎你能證明當沒人看著它時,月亮一直在那里嗎”
愛因斯坦也是反對哥本哈根學派的人。
因為根據他所寫的相對論。宇宙里的萬物都無法超越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