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最有可能毀滅藍星的小行星。
當時可是弄得人心惶惶。
只不過后來經過預測和修正以后,發現只是虛驚一場。
但是這一次的不一樣。
剛剛發現就已經2%的概率。
要知道當初毀神星也是經過多次的數據修正以后。
概率是一點點上升的。
現在我們人類對于天體預測手段還是非常有限。
因為我們需要大量的數據以及時間來觀測小行星。
越是靠近我們,我們得到的數據也會越精準。
所以在小行星沒有靠近我們的時候。
得到的數據往往會有出入。
會隨著時間慢慢修正。
有好幾次那一些小行星都是和我們擦邊而過。
只不過這樣也表示。
當我們能夠精準測算出來小行星撞擊的概率時。
我們其實已經對于小行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大家應該在電影里看到過不少類似的場景。
藍星快要被一顆小行星毀滅啦。
全球在想各種的辦法。
最后無一例外都是用核彈去修改小行星的飛行方向。
修改它的軌道,讓它不直接撞擊藍星。
要不就是用更多的核彈,直接將小行星直接炸爛。
變成更小的碎片,這樣危害就直接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另外還有用各種推進器去修改小行星飛行方向的。
一般就是這三種技術。
但是這一切都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是現實里的話,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小行星的時候。
其實已經沒有什么時間了。
因為我們需要出一個最高概率的方法。
到底選擇那一套方案成功率最高。
其次就是執行過程也需要時間。
可能在這過程中,小行星的軌道又發生了變化。
計劃趕不上變化。
最后一切都弄好了以后,可能發現你的方法根本就沒有什么效果。
對于小行星根本就沒有什么影響。
當你想要換另外一套方案的時候。
發現已經沒有時間了。
只能夠讓小行星直接撞擊到藍星上。
新聞剛剛發布不久以后。
一些天文學家就開始關注起來這一顆代號為2024yr4的小行星。
他們開始計算它撞擊藍星的概率。
“2.1%,2.4%,2.56%。”
他們越算越感覺到心驚。
隨著他們對于這一顆小行星投入的關注越多。
他們發現一顆小行星撞擊藍星的概率居然在上升!
“這概率看得我心驚膽戰。”
“為什么會有如此高的概率。”
“可能靠近一點之后,精確度會上升呢”
“之前毀神星不也有這樣一個過程嗎”
“對對,很有可能靠近我們以后,得到準確數據,概率就下降了。”
這一些天文學家非常有經驗。
有一些小行星就是如此,一開始計算概率非常高。
隨著慢慢靠近,概率也在提高。
可是當他們確認了以后,發現撞擊概率其實是零。
只不過之前的計算里,會有偏差而已。
之前那么多次的小行星危機,都只是一個預警而已。
根本就沒有實際發生過。
他們感覺這一次的也是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