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是鐵隕石,也就是俗稱的隕鐵。
小說和各種電視劇里,會用這樣的隕鐵來打造武器什么的。
并且一般都是傳說中的神兵利器。
經過酸蝕以后,會有鐵隕石特有的維斯臺登紋。
這是現代科技無法仿造出來的。
在實驗室里也無法復刻出來的隕石紋。
具體來說,維斯臺登紋是隕石是時間的產物。
維斯臺登紋是怎么生成的
以大約每百萬年降低1至10度、極度緩慢的降溫條件下。
錐紋石板會在鎳紋石的晶格中沿著某一個晶軸平面的方向成長。
錐紋石在固體金屬內擴散成長的溫度介于700至450°c。
每一顆八面體鐵隕石中的維斯臺登構造形成時間大約需要兩千萬年至兩億年。
在極端緩慢的冷卻速度下經歷數千萬至億年,鎳鐵晶體在固體內增長的長度只有幾厘米。
這是長時間冷卻才會有的東西。
可以說是獨屬于鐵隕石的浪漫。
這是現代人類無法制造出來的東西。
因為這是印刻在了鐵隕石的里面。
就是任何一個切面上,只要酸洗過都會有。
而不是某種鍛造出來的紋。
也有人模仿維斯臺登紋,但那只是表面上有而已。
切掉那一層,里面就沒有了。
所以說想要知道一顆隕石是不是真的。
看維斯臺登紋就知道了。
如果有,那必然是真的隕石。
但也不是說,沒有維斯臺登紋的隕石就是假的。
畢竟并不是所有隕石都有這樣特殊的構造。
在隕石里,只有5%是鐵隕石。
剩余的1%是石鐵隕石。
硅酸鹽與金屬混合。
分橄欖隕鐵和中鐵隕石。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
就是冰隕石,一整顆隕石是冰水宇宙塵埃的混合物。
但是這一些一般極難被人觀測到。
因為還沒有穿透大氣層就會燃燒殆盡。
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關于真正冰隕石的證據。
大家都只是處于懷疑的狀態而已。
“如果說真的有那么一股神秘力量在保護我們藍星。”
“那我們現在所做的,是不是徒勞無功。”
“不會的,我們不能夠將希望寄托在那什么虛無縹緲的神秘力量身上。”
“我們只能夠依靠自己。”
很快明天就是他們發射的火箭和厄難星相遇的時間點了。
這一次他們全神貫注。
所有人都打醒十二分精神。
火箭里的核彈引爆時間,還有降落所在的位置。
都是非常關鍵的菜。
這還是需要人手動去控制。
畢竟各種位置的效果可能導致的后果,會完全不一樣。
如果炸歪了,可能會加速厄難星的到來。
也有可能是會導致厄難星的撞擊地點改變。
另外炸的位置不對,可能會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導致最后整個計劃失敗。
“已經到達預定軌道。”
“一分鐘后開始和厄難星接觸。”
“能不能擊中,就看現在了。”
“我們早就已經過了各種嚴密計算。”
“火箭必然會出現在厄難星的必經之路上。”
很快他們屏幕里出現了那一顆長達11公里的厄難星。
在宇宙背景之下,這只不過是小不點而已。
但對于人類文明來說,這是足以毀滅整個人類文明的災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