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在-220c至-230c,保存了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物質。
大家可以想象,這是一層是太陽系外的圓環。
就像是土星那明顯的土星環一樣。
柯伊伯帶,看起來就像是太陽環一樣。
柯伊伯帶的是在天文學家杰拉德柯伊伯首先在1951年提出的。
在當年也只不過是理論而已。
而到真正觀測到實體,還是在1992年。
柯伊伯帶被發現,也不過是數十年的時間而已。
也是為了紀念這一名天文學家,所以用這一圈太陽環用他的名字來命名。
人類對于太陽系的認知,進一步加深了。
也正是柯伊伯帶的發現。
冥王星被開除了行星籍。
因為如果冥王星都算行星的話。
那在柯伊伯帶里,有比冥王星大27%的鬩神星。
鬩神星算不算太陽系里的第十大行星。
以前大家經常會說九大行星,九星連珠之類的。
但是現在教科書上早就已經修改過定義了。
現在最多是只有八大行星,因為冥王星被剔除了。
冥王星被歸類到了矮行星范疇里。
到這里,依然是大家所認為的太陽系。
而在柯伊伯帶之外,就是太陽風所影響的范圍。
也就是太陽磁場所能夠影響的邊界。
是一個3000到4800億公里的圓。
這依然是屬于太陽系的范疇。
如果大家有關注過新聞的話。
會知道,在2012年的時候。
米國所發射的旅行者1號,就穿過了這一個區域。
當時的媒體,就宣稱旅行者1號飛出了太陽系。
成為人類第一個逃出太陽系的造物。
不得不說,在什么時候新聞學都是惹人討厭的。
很顯然這是媒體故意將太陽系概念給模糊。
這所謂的太陽系,是指太陽的磁場影響范圍。
并不是真正的太陽系邊界。
旅行者1號最多是突破了日球層頂。
在這之外的,是名為奧爾特云的邊界。
半徑0.5到1光年。
這里是太陽引力范圍的邊界。
而旅行者一號,要飛出奧爾特云,憑借現在的速度。
大概需要三萬年的時間。
這已經是人類最快的人造飛行器了。
奧爾特云之外,才是真正的太陽系之外。
這才是廣義上的太陽系。
奧爾特云是一個彗星倉庫。
在太陽系最外層。
如果真的有外星人要進入到太陽系。
實際上在奧爾特云范圍,其實都可以說是進入到了太陽系里。
奧爾特云和柯伊伯帶呈現出一個環的形狀不一樣。
奧爾特云呈現出一個球殼形狀包裹著整個太陽系。
數萬億顆冰巖混合物,是長周期彗星的主要來源地。
比如說我們所熟知的哈雷彗星。
這里的溫度是-263c,保存了太陽系最原始的物質。
僅僅是比絕對零度高了10c。
這是什么
天然太陽系壁障。
現在我們因為距離太遠的問題,根本就無法觀測到奧爾特云。
所以奧爾特云是怎么誕生的,至今是一個未解之謎。
是太陽系原生的,還是星際外來的
亦或者是人造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