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些時候。
四合院逐漸熱鬧了起來。
蘇迎軍穿著跨帶背心和大褲衩,叼著煙卷跟賈東旭、閻解成、何雨柱他們在院子里閑聊。
李曉蘭也去了中院,跟賈家小媳婦熟絡熟絡。
畢竟都是女人,是居家過日子的小媳婦。
李曉蘭也是想要盡快適應四合院普通人家的生活吧。
蘇木沒有出去。
他傍晚吃了飯就直接回自己屋了。
外面的嘈雜和熱鬧無法破碎蘇木此時的心境。
任由外界雜亂無章,蘇木內心平靜安詳。
躺在床上,緩緩的進入了夢鄉。
這是他入住四合院的第一個夜晚。
伴隨著星空美景,蘇木陷入了沉睡。
而在賈家取經回到東廂房的李曉蘭,躺在床上拉著蘇迎軍聊得起勁兒。
一點困意都沒有。
“迎軍,你知道嗎,別人家熬的棒子面粥都可稀了,恨不得一眼就能看到碗底”
“賈家秦淮茹挺會來事兒的,家里擺設也都不錯,我還看到她家有個縫紉機呢。”
“賈東旭跟你以前熟嗎感覺你們聊起來有些生疏呢”
“對了,我看到賈家里屋有兩個大箱子,裝的滿滿當當的書,難怪賈東旭是技術練習生呢。迎軍,你知道技術練習生現在啥情況嗎”
初入四合院的李曉蘭覺得什么都稀奇。
她也只是頭一晚,第一次接觸賈東旭家而已。
看這樣精神頭和架勢,大哥蘇迎軍的磨難,保不齊還得要有一陣子了。
賈家。
賈東旭和秦淮茹也在聊蘇迎軍一家子搬過來的事兒。
院子里已經有一年多沒有再進來新住戶了。
以后也幾乎不再可能。
因為58年之前,京城外來人和回歸的常居人口都進行了按人頭的分配與安置。
再后來,各種大院紛紛建立,部隊大院、空軍大院、外貿大院等等
搬走了一批人,又補充了一批新人。
很多專業人士和高學歷人才,都分配去了樓房居住。
像這種四合院改的大雜院,也幾乎都住滿了。
哪怕住不滿,也都會緊著街道辦對類似張大爺那種,年久失修坍塌的住戶進行調劑。
蘇木住的房子,包括陳劉氏賴著住的地方,都是蘇迎軍的名額。
也是得益于他歸來太晚,而且本身家里長輩就有一套私宅在這個大院的緣故。
是王主任特意幫忙調劑出來的。
基本就是最后一個新住戶家庭了。
所以,今天蘇迎軍一家子搬進來,肯定是各家各戶茶余飯后的談資。
何況蘇迎軍以前就在這里住過,現在重新回來,還有了公安局的干警工作,豈能不被人議論一番
賈東旭中午瞧見蘇木,心里就隱隱有點恍惚。
傍晚吃了飯后,李曉蘭過來找秦淮茹聊天,賈東旭靈機一動,也就讓秦淮茹幫忙打聽一下蘇木現在的營生。
“都問過了。”
秦淮茹悄聲的跟賈東旭匯報道“蘇木現在每天去街上拉貨,他們南邊那個板車就是他的。還是蘇木跟人分了好多期買的,每月有息要供呢。”
“問沒問那小子經常跑城外郊區嗎”
“也問了,人家每周都要去一趟牛欄山,一早走,晚上八九點才能回來,據說是給前門那邊的一個小酒館送酒。板車就是小酒館原來送酒的轉給他的呢”
“要說蘇木這孩子也挺不容易的,現在算是有點盼頭了”
賈東旭放了心。
既然不是蘇木,那就沒什么擔心的了。
蘇木的情況,賈東旭之前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