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木有點后悔,但涉及到自己的金手指,蘇木肯定是誰也無法挑明的。
只能繼續敷衍。
這種就是善意的謊言吧。
不一會兒,兩人就看到了河道旁邊有人在垂釣。
京城里愛好垂釣的,和把垂釣當做一種營生的,都不少。
十幾個人并排著坐在河邊,魚竿拿在手上的,斜斜杵在地上的,垂釣的,有老者,也有壯年,還有穿著得體,明顯是知識分子的
有的在垂眸打坐似的,默不作聲,盯著河面上沉浮的水漂,也有三兩個離得近的,笑著聊天。
可能對于一些人而言,釣不釣到魚是次要,主要是有個借口可以跟朋友聯絡感情,一起侃侃山,放松身心。
“嗨,小弟,咱倆還缺倆馬扎啊。”
“到了地方先看看,找個石頭磚頭啥的湊合一下唄,實在不行就直接坐地上。”
蘇木不以為意的回道。
連水桶都沒準備的二無垂釣者,不配考慮馬扎的事兒。
前面的蘇迎軍抿著嘴,他心里琢磨到時候看看再說。
要不是剛才有些沖動,花錢花冒了,他是真想路經百貨商店時,進去買倆。
誰說只有女人喜歡購物,蘇迎軍明顯也是那種買東西上癮的類型。
這條河是玉河。
元代時期被稱為通惠河,現在因為年久失修更像個小河溝。
就這從東不壓橋開始,到萬寧橋為止之間這段河灣邊上,兩兄弟騎行經過,起碼看到了二三十個垂釣的人。
一共也不到五百米的距離,一眼望去過,每相隔幾步就是人。
堪稱人滿為患了。
蘇迎軍心中更加篤定。
“要我說,這釣魚的人,比河里的魚都多了,你說是吧,小弟。”
“嗯,估計就咱倆這水平,買水桶也真沒那個必要”
“哈哈。先練練,興許就運氣好呢。”
蘇迎軍對自己的氣運莫名抱著一絲僥幸心理。
這或許就是新入坑之前的垂釣新手都有的美好期望吧。
蘇木默默嘆了一聲。
不遠處傳來一聲粗豪的吆喝聲。
“我說你們倆可真是的,太陽都這老高了,你們才來”
是高翔。
落座在萬寧橋西側。
萬寧橋,又稱后門橋、地安橋,是位于京城地安門外,什剎海附近,坐落于京城中軸線上的一座古橋。
其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
相當有年頭了。
這也是昨個兒泡澡堂子時說起釣魚這件事后,高翔提議的地點。
可能昨天那一群人里,只有高翔是真的熱衷這件事,其余人是隨興的。
只不過蘇木酒后說到了這件事,氣氛到那里大家也就都附和了吧。
這會兒天色已經大亮,對于很多垂釣愛好者而言,已經算是趕了個晚班的。
釣魚不積極,干啥都有問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