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木回到四合院時,天已經大亮。
這一趟他賺的盆滿缽滿。
一路上,還在考慮要不要繼續去其他幾個比較小點的曉市繼續這番操作
沒有人會嫌棄自己賺錢多。
在沒有坑蒙拐騙的前提下,同等的價格既然客戶自己心里認可,那誰來操作不都是一個樣兒
只不過自己積少成多,多獲得一點罷了。
作為一名商人,這種心理蘇木還是很具備的。
“小弟,趕緊過來吃飯。一大早你跑哪兒去了”
李曉蘭從垂花門看到蘇木身影,就忙不迭的大聲喊道。
敢情今兒她做早飯了,在這顯擺呢。
“哎,我回趟屋就過來。”
蘇木想著先回去洗漱一番。
才從里屋水缸里舀了水倒臉盆里,大哥蘇迎軍就進來了。
“小弟,有件事我得問你一聲。”
“大哥你說。”
“你是不是昨晚就翻墻出去了”
過了九點半,閻埠貴就會鎖四合院的大門。
這是居委會賦予前院大爺的又一特殊職責。
街道辦給予四合院的三進院各個院子一名大爺,將警惕之眼放入平民百姓之中。
為的是讓破壞分子藏無可藏。
大爺是由街道辦配合各個四合院一起挑選出來的,德高望重或者有一定見識和意愿的人擔任。
居委會則是就每座四合院的安全,給予了開關門上鎖的另一任務。
前者演變的成為一種處理鄰里糾紛的權利,有立功表現會有獎勵,評上先進四合院還有福利加持。
后者則是逢年過節會比普通用戶多獎勵一些花生瓜子。
可不要小瞧這個。
京城乃至全國在這個時期,花生瓜子這些,也只是按照副食本,在過年時領取2兩嘗個嘴罷了。
物資短缺期間,花生和瓜子都屬于特殊商品,畢竟是帶油的。
一直要到十多年之后,才會從一家23兩,變成按人頭半斤。
四合院開關門事項,理所當然就成了三大爺閻埠貴的囊中之物。
反正家中孩子也多,主要的是,為了那年底多出來的一些吃嘴。
四合院開關門制度一直被執行的兢兢業業。
如果有人要晚回來,或者關門后出去,都得提前跟閻埠貴打招呼。
這也是蘇迎軍篤定的追問蘇木的原因。
“嗯,去了一趟雍和宮那邊。”
“猜著就是。明天凌晨你還要去東曉市那邊嗎”
蘇迎軍接著問。
蘇木本想搖頭,但看到蘇迎軍眼神里的異樣,突然心里一動。
又改口了。
“要是今天白天沒什么事兒,凌晨我肯定打算去一趟的。”
“那凌晨走的時候,你喊上我,我跟你去瞧瞧。”
“哎,好嘞。哥,你咋想起來要跟著去曉市啊,如果要啥東西,你告訴我給捎回來就行。”
“就是好奇你在曉市怎么賺錢的,能跟大哥演示演示不”
“這有啥,別人肯定不行,誰讓你是我大哥呢。”
聽到這種透著親切的話,蘇迎軍笑著點頭。
“洗完了就過來吃飯,一會兒飯就涼了。”
“馬上。”
蘇迎軍前腳出門,蘇木洗完臉,開始刷牙。
今兒也算是趕巧了。